秋斋杂感(其二)

西风捲地起洪潮,横海鲸鲵跋浪骄。

铁轨行空通北极,靴尖踢倒压南朝。

胡笳四起闻宫禁,荧惑连宵犯斗杓。

最是承平京国暇,雍容玉陛奏箫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秋斋杂感(其二)》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联“西风捲地起洪潮,横海鲸鲵跋浪骄”,以西风卷起洪潮的壮阔景象开篇,暗喻时局动荡,波涛汹涌,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接着,“横海鲸鲵跋浪骄”一句,以“鲸鲵”比喻敌对势力,它们在海上狂舞,象征着外敌的嚣张气焰。

颔联“铁轨行空通北极,靴尖踢倒压南朝”,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建设与军事力量的思考。铁轨横跨天际,连接北极,象征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强大与远大目标的追求;“靴尖踢倒压南朝”则可能寓指军事行动的迅猛与对南方政权的压制,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强盛的向往。

颈联“胡笳四起闻宫禁,荧惑连宵犯斗杓”,运用了胡笳声和星象的变化来表达复杂的情绪。胡笳声在宫廷中响起,可能是战争或变故的预兆;“荧惑”为火星,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连宵犯斗杓,暗示着政治局势的动荡与不稳定。

尾联“最是承平京国暇,雍容玉陛奏箫韶”,在前面描绘的动荡局面之后,诗人转向对理想状态的向往。承平京国,指的是和平稳定的京城;“雍容玉陛奏箫韶”则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音乐悠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于国家统一、强盛和人民安宁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斋杂感(其三)

息影山中两鬓苍,感怀身世正茫茫。

无才祇合田园老。有志何曾弧矢偿。

倦马归来途尚识,黄粱炊罢梦全忘。

悲秋宋玉工词令,谱出新声当乐章。

形式: 古风

题许颂慈明经诗稿

应刘踪迹各西东,两地钦迟一柬通。

诗本性灵随意转,语含天籁自然工。

文章无命同罗隐,风雅多情继放翁。

最是英光兼灏气,长安幻事吊三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读淮阴侯传(其一)

百战难居震主功,自然鸟尽要藏弓。

英雄早分衔冤死,何必临行累蒯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读淮阴侯传(其二)

抗衡楚汉独成军,据有全齐集大勋。

早识相人当相背,汉初天下已三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