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年诗人在严寒的冬天里,感慨于时光变迁、物是人非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矛盾。诗中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一开篇就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的景象,但随即转向“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这里强烈对比了富贵与贫寒、温暖与严寒,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自然界的凋敝与破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的情绪。接着,“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则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断裂的描写,显示出一种时代变迁、人事全非的感伤。

“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诗人自嘲自己不适应新时代,不善于处理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困境。紧接着,“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则是对个人生活窘迫的描绘,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

最后,“君不见空墙日色晚, 此老无声泪垂血。”以极度悲凉的心情结束了全诗。诗人通过“空墙”、“日色晚”以及“无声泪垂血”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伤和绝望,是对个人生命力衰减与时代冷漠的强烈抗议。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对比、反差等修辞手法,诗人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杰作。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折槛行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

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

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形式: 古风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胡过金牛。

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

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

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

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

形式: 古风

李潮八分小篆歌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

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客肥失真。

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

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

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拿肉屈强。

吴郡张颠誇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

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形式: 古风

杜鹃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

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

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

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