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四首(其四)

盛饰容仪舍掖庭,岂知妍丑误丹青。

不羞见辱单于室,羞见年名作竟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她离开后宫精心打扮,怎料美貌反误了画师的笔墨。
她不怕在单于的宫殿受辱,却羞于自己的名字与竟宁相关。

注释

盛饰:精心打扮。
容仪:容貌仪态。
舍掖庭:离开后宫。
妍丑:美丽和丑陋。
误丹青:耽误了画师的描绘。
见辱:遭受侮辱。
单于室:匈奴首领的宫殿。
年名:姓名,这里指代女子自己。
竟宁:地名,这里可能暗示女子不愿被与某个历史时期或事件联系起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昭君怨·四首》中的第四首,主要通过描绘王昭君离宫出塞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她的命运和人格的深刻感慨。首句“盛饰容仪舍掖庭”描绘了昭君被选入宫中时的华丽景象,然而接下来的“岂知妍丑误丹青”则暗示了她因美貌而被选为和亲的牺牲品,暗含了对画师决定她命运的不满。

“不羞见辱单于室”表达了昭君面对异族生活的坚韧与勇气,她并不畏惧在匈奴单于的宫殿中受到屈辱。最后一句“羞见年名作竟宁”,这里的“竟宁”是汉元帝的年号,昭君出塞后,元帝改元为“竟宁”,诗人以此表达昭君对于自己被迫远嫁的无奈和对汉朝宫廷的失望,同时也揭示了她对个人名誉受损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以昭君的视角,展现了她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封建礼教和权谋政治的批判,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性深度。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昭君怨四首(其三)

从来贫贱少先容,况复娇痴入汉宫。

一朝掩面辞君去,始悔无金买画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昭君怨四首(其二)

再拜升车望已过,却教红粉保山河。

当时岂止毛延寿,对面欺君事更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癸未御前帖子三首(其三)

中原久已困膻腥,攻守知惟断乃成。

便有戎酋归圣化,甘泉应得慰皇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癸未御前帖子三首(其二)

圣君英略凛横秋,十万偏师奉睿谋。

一日已闻三奏捷,版图行见复神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