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题美人卷子

湘裾漏月,楚练堆云,别是天然韵。

石床小几,凉如水、一束桃枝清润。

玉冠轻卸,乍睡觉、心情未稳。

香枕上、隐隐屏山,冷浸芙蓉印。记得那时厮认。

在桂堂东侧,兰台西近。

紫薇花下,相逢处、约略眼重眉褪。三秋过也。

空留下、生绡粉本。画图中、蓦自寻思,可有和伊分。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鉴赏

这首《解语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形象,充满了古典韵味与情感的深度。

首先,“湘裾漏月,楚练堆云”,开篇即以湘江之裾与楚地之练,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月光透过湘江的轻纱,云层堆积于楚地的练裳之上,为美人增添了几分仙气与脱俗之美。

接着,“石床小几,凉如水、一束桃枝清润”,通过石床、小几与清润的桃枝,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凉与雅致,暗示着美人生活的高洁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玉冠轻卸,乍睡觉、心情未稳”,玉冠的轻柔卸下,似乎象征着美人从梦中醒来,心情尚未完全安定,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美人的娇羞与慵懒,也暗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香枕上、隐隐屏山,冷浸芙蓉印”,香枕之上,隐约可见屏风的轮廓,冷色调的背景中,芙蓉的印记仿佛被冷意浸染,这一场景既烘托了环境的幽静与冷寂,也暗示了美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记得那时厮认。在桂堂东侧,兰台西近”,回忆起与美人的初次相遇,地点定格在桂堂的东侧、兰台的附近,这样的描述不仅体现了相遇的浪漫与温馨,也蕴含着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紫薇花下,相逢处、约略眼重眉褪”,紫薇花下,两人相逢,美人的目光与眉头似乎因相遇而变得柔和,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以及彼此间产生的化学反应。

“三秋过也。空留下、生绡粉本”,随着时间的流逝,秋天过去,留给人们的只有那幅描绘美人的生绡粉本,这不仅是对美的永恒追求与纪念,也是对美好瞬间难以留住的感慨。

“画图中、蓦自寻思,可有和伊分”,在画图之中,不自觉地回想起与美人的相遇与相处,心中不禁疑问,是否真的能与她共享一份情感,这一问句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

整首词通过对环境、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美丽与哀愁。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玲珑四犯.却梦调元景病次家兄仲谋韵(其一)

美睡初成,便有个人人,年华犹少。

昵枕低帏,不怕细君知道。

可是阳台行雨,把宋玉、魂儿勾到。

拚长作、玉清仙隶,夜夜扫除庭庙。

千金艳质分明是,转腰身、向郎回抱。

渐春汗融融绮褥,逗破风流窍。

几番着意温存,生不管、侬心不要。

须央他,无赖汝南鸡,未曙将人唤觉。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却梦调元景病次家兄仲谋韵(其二)

寄语东君,莫宠柳骄花,诱他年少。

漏泄春光,多在这华胥道。

何事孤眠帐底,夜夜有、彩云飞到。

似神君、为侬却病,引入上林祠庙。

睡乡即是温柔境,有紫玉、如烟相抱。

刚则是灵犀一点,通却心中窍。

害得文园憔悴,那梦儿、偏生还要。

愿生生、不作有情痴,长得安然睡觉。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招梦用前韵(其一)

好梦谁同,有皓齿丹唇,人儿绝少。

媚寝思香,远胜却邯郓道。

一声砌竹惊回,正月影、空床初到。

拟欲赋、夜来神遇,荐枕在朝云庙。

缠绵一似春蚕死,向雪茧、窝中萦抱。

乍可是云轻雨薄,未透相思窍。

嘱付惜春御史,领风月,让伊清要。

把莺声燕语,安排莫使,幽欢惊觉。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招梦用前韵(其二)

禊节才过,冷落了风流,兰亭逸少。

单枕无聊,心事向谁行道。

打叠鸳鸯绣被,好招取、梦儿来到。

问何如、九疑黛色,帝子下黄陵庙。

愿将身化为胡蝶,粉痕死、向花心抱。

浪说游仙留玉枕,枕内藏机窍。

望断美人何处,惭愧杀、灵修练要。

看落花飞絮,殢人春睡,如眠似觉。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