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德的《宿栖云庵》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清凉的山中修行图景。首句“石室凝紫烟”以紫色烟雾缭绕的石室开篇,营造出神秘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的“空涧悬石乳”则描绘了山涧中滴落的石乳,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与清新。
“阴崖含风泉,终日洒飞雨”进一步描绘了山崖间凉风习习,泉水潺潺,仿佛天降飞雨,为庵舍带来无尽的清凉。诗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建造精舍,“六月不知暑”,足见其避世求静的心境。
“道人养清虚,适与高僧处”表达了诗人作为道人在此修行,享受着清静与超脱的生活,与高僧为伴,心灵得到净化。最后两句“垢净俱已忘,孰为舍与取”揭示了诗人已经忘却世俗的纷扰,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栖云庵的清幽环境和诗人超脱尘世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禅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