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亭林表迥嵯峨,独坐秋宵不寝多。
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难似莫相和。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孤独之美。"高亭林表迥嵯峨"一句,通过对高耸山亭和古木参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雄伟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意境。诗人独自一人坐在这般景致中,夜深了却依旧清醒,未曾入睡。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也体现了诗人的孤高与超然。
"玉兔玉人歌里出"一句,则更进了一层,"玉兔"指的是月亮,"玉人"则可以理解为仙女或神灵。这两者在诗中都化作了声音,从歌声中流淌出来,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自然,也使得诗人的所处之地仿佛与世俗隔绝,达到了一种超脱凡尘的效果。
"白云难似莫相和"一句,则是对上述意境的一种总结与深化。白云在这里象征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这种状态又如同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难以寻觅到可以相比拟的对象。这也正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深切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亭、古林、玉兔、玉人以及白云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怀的流露,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
故人相忆僧来说,杨柳无风蝉满枝。
他寝此时吾不寝,近秋三五日逢晴。
相思唯有霜台月,望尽孤光见却生。
小池谁见凿时初,走水南来十里馀。
楼上日斜吹暮角,院中人出锁游鱼。
新起此堂开北窗,当窗山隔一重江。
白茅草苫重重密,爱此秋天夜雨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