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梅庵道士

沧桑一道士,矮屋坐萧爽。

得食有童心,黄冠仍大颡。

有时得名迹,阿弟共欣赏。

醉学石涛颠,洒墨大如掌。

人间果何世,破笔入苍莽。

昨闻阿弟病,日日趁车往。

车往复车来,的的关痛痒。

观君蓄弟心,触我救时想。

出世莫出家,酸辛告吾党。

吁嗟解人难,思君徒怏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清逸的道士形象,其生活简朴而充满禅意。首句“沧桑一道士”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暗示了道士历经岁月洗礼,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矮屋中,他独坐于清爽之中,享受着生活的简单与自在。诗人通过“得食有童心,黄冠仍大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道士的外在形象,更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纯真与豁达。

接着,诗人通过“有时得名迹,阿弟共欣赏”这一细节,展现了道士与弟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他们共同追求艺术与精神境界的旅程。醉学石涛颠,洒墨大如掌”,则生动地刻画了道士在艺术创作中的狂放不羁与豪迈之气,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人间果何世,破笔入苍莽”两句,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暗示了道士对于尘世的疏离感和对自由的渴望。随后,诗人转而关注到一位名为“阿弟”的人物,通过“车往复车来,的的关痛痒”描绘了对阿弟病情的关注与关切之情,展现了人间的温情与关怀。

最后,“出世莫出家,酸辛告吾党”表达了诗人对阿弟病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出世与出家之间选择的思考。面对人生的苦难,诗人以“吁嗟解人难,思君徒怏怏”收尾,表达了对理解他人之难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士与弟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人生、艺术、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暮园居杂感(其四)

安危从可托,北望一踟躇。

世变憎吾老,眼空聊尔娱。

未忘晞发感,终惜窃钩诛。

残腊垂看尽,荒城万木枯。

形式: 五言律诗

岁暮园居杂感(其五)

寒日如烟淡,遥峰与雁平。

微吟万象待,早起一身轻。

对局搜残劫,摊书拥百城。

不亲无益事,辜负有涯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岁暮园居杂感(其六)

小阁留宾处,寒山不改青。

悠悠万人海,落落两晨星。

遁世全哀乐,忘身自典型。

萧萧一庭竹,留尔不曾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岁暮园居杂感(其八)

家在未忘俗,米盐殊有情。

编篱邻犬入,剪树乱蓬生。

衣敝从吾老,身閒觉世轻。

且虚临水阁,留待读书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