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携小儿步湖堤(其一)

病里三年月,相随过两州。

为侬分素魄,携汝作清游。

草树悲今夕,家乡隔去秋。

有身真似梦,无地不关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中秋携小儿步湖堤》其一,以中秋节与小儿漫步湖边的情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病里三年月”,诗人以“病”字开头,暗示自己长期患病,岁月在病痛中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脆弱的感慨。接着,“相随过两州”,描述了诗人与家人或友人一同经历了两个地方的生活,体现了生活的漂泊与相聚的不易。

“为侬分素魄,携汝作清游。”这两句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带着孩子在湖边散步的情景,月光如银,清风徐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诗人通过“素魄”(月亮)和“清游”(清静的游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草树悲今夕,家乡隔去秋。”这两句转而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虽然眼前是美丽的景色,但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怀念,尤其是秋天,更勾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里的“草树悲”不仅指自然界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最后一句“有身真似梦,无地不关愁。”总结了诗人对生活的整体感受。他认为自己的生命就像一场梦,无论身处何地,都难以摆脱忧愁的情绪。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情感无法排遣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与孩子的湖边散步这一具体场景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疾病、漂泊、家乡、生活本质等多重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中秋携小儿步湖堤(其二)

门接银湖浪,居仍在宝坊。

更烦山吐月,来共水分光。

叶冷初翻夜,虫悲拟泣霜。

幽人看不足,白露满胡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方元相还郊居

云从南山来,邂逅成一雨。

秋风忽吹散,霢霂不到土。

出固初何心,归亦乃其所。

但恨山中人,吊影无谁语。

笑口曾未开,语离遽如许。

到家应重阳,精蕊亦已吐。

长衫随父老,社瓮酌田祖。

悠悠卧黄云,坎坎击醉鼓。

人生行乐耳,何必浪自苦。

恨我系微官,何由共鸡黍。

形式: 古风

古风二首(其一)

夜梦乘轻舟,挂席浮天池。

天池亦何有,涛澜靡津涯。

中有三神山,楼观何巍巍。

晶荧白玉阙,彩错黄金旗。

紫皇遣天风,下吹仙人衣。

仙人不知名,人言是安期。

我欲就与语,弱水隔渺瀰。

鼓枻方少前,风动辄去之。

仙人不得见,遥睇忍言归。

愿言哀劬劳,举手援尘姿。

探囊得灵丹,往往分刀圭。

使我生羽翼,桑榆增暮辉。

形式: 古风

古风二首(其二)

矫首望寥廓,云日清四方。

枭獍各屏迹,孔鸾亦高翔。

凤羽可为仪,用以朝帝皇。

八音奏韶濩,五色呈文章。

帝皇在殊庭,敛佩方锵锵。

顾瞻丹凤俦,高目振鹭行。

斥鴳独何事,乘时亦飞扬。

短羽无远志,控地抢榆枋。

卑飞固可笑,摧折亦足伤。

愿附翙翙翼,托身云汉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