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前一夕与黎寅仲陈锡君王人十诸子集海云寺步月

故人遥集海云隈,林下幽寻破径苔。

山寺杖藜沿涧岸,隔坡回首见楼台。

钟连落叶兼秋远,雁逐寒潮带月来。

无限诗情吟不尽,重阳明日菊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前一晚聚集于海云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故人遥集海云隈,林下幽寻破径苔”,以“遥集”二字点明了友人的相聚并非偶然,而是特意相约。海云隈处,林荫之下,二人在破败的小径上寻找着彼此,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

颔联“山寺杖藜沿涧岸,隔坡回首见楼台”,进一步描绘了行走的动态美。诗人手执藜杖,沿着溪流边的小路前行,不时回望,只见对面山坡上的楼台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颈联“钟连落叶兼秋远,雁逐寒潮带月来”,将时间与季节的变化融入景物之中。钟声与落叶交织,秋意渐浓;大雁随着寒冷的潮水而来,月光洒落,景象宁静而富有诗意。

尾联“无限诗情吟不尽,重阳明日菊花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虽然心中充满无尽的诗情画意,却难以一一表达,因为明日便是重阳佳节,菊花盛开,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自然与时间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8)

释今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粤中诸子

江岸杨花已满林,片帆遥指古田阴。

长途未习蛮溪语,别舫偏怜粤客吟。

閒按水程寻古驿,静依沙渚数栖禽。

浮生踪迹真如幻,不用骊歌百感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答林芥庵太守

生平傲骨不随人,宦海飘蓬一任真。

欲作比丘还被谤,力辞太守只安贫。

采芝旧圃思庐岳,垂钓青溪忆富春。

往昔胜游成远梦,罗浮烟雨几回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清远晚泊即事

绿杨带岸草如烟,三月晴光薄暮船。

山寺隔陂清磬远,人家临水列灯悬。

戍楼画角催寒漏,贾客琵琶醉夜弦。

惟有老僧禅坐稳,独燃残烛荻洲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吴云御太史村斋

翰林家食自来清,三径遥寻独出迎。

草履箨冠居士服,疏灯寒雨故人情。

酒酣白发誇元亮,瓜熟青门忆邵平。

女嫁男婚今已毕,肯将庐岳听泉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