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感旧集有作

源出眉山见一支,□□万卷未停披。

高才淩厉称诗日,暮岁凋零学佛时。

宦迹自殊□□老,姓名曾重□□碑。

报恩尚有□□在,身后清芬属侍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中的作品,《检感旧集有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学问、仕途、信仰转变的反思。

首联“源出眉山见一支,□□万卷未停披”,以“眉山”暗指宋代文学家苏轼,暗示诗人受其影响,勤奋读书,博览群书,未曾停止探索知识的旅程。这里“一支”可能是指苏轼的文脉,也可能是诗人自我追求学问的象征。

颔联“高才淩厉称诗日,暮岁凋零学佛时”,描述了诗人年轻时才华横溢,以诗歌创作闻名,到了晚年则转向佛教,寻求精神寄托。这一转变反映了人生阶段的不同追求和思考。

颈联“宦迹自殊□□老,姓名曾重□□碑”,可能是在说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与个人生活的变化,以及对名利的看法。这里的空格可能需要上下文来确定具体所指,但大致意思是,诗人的身份和地位在不同阶段有着显著差异,其名字也曾被刻在某种纪念物上,可能是墓碑或石碑,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对过去的追忆。

尾联“报恩尚有□□在,身后清芬属侍儿”,表达了诗人对恩师或先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身后事的安排,希望自己的名声和美德能通过侍儿(可能是子女或其他亲近之人)传承下去,留下清白的名声和美好的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学问、信仰、官场和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才华横溢与晚年对佛教的追求,以及对名利与道德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后世影响的期待。

收录诗词(130)

汪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效左记室

吕尚西入周,渭上犹盘桓。

百里弃其国,饭牛在草间。

乘时各自奋,功立名不刊。

脱身屠钓中,一举生民安。

少壮不用世,垂老反任官。

年命苟不延,后世何所观。

高材为人弃,贫贱良独难。

焉知天下士,一身饥且寒。

圣贤有不遇,自古以为叹。

形式: 古风

怨诗

皎皎齐纨扇,是妾手中织。

怀此冰雪姿,得亲君子侧。

属当欢爱时,岂谓薄寒积。

一入蛟龙箧,恩光自此毕。

愿托凉风起,不见君颜色。

形式: 古风

白秋海棠成咏

泪眼啼烟似有情,翩翩粉蝶趁秋晴。

三更露下凉如水,苔院无人月自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宫怨

高树明河隐殿阑,风帘不下夜灯残。

玉阶秋草无行迹,坐对三更白露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