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书院为吴亚卿献臣题

大云山中泉一注,东湖先生读书处。

先生胸次迥出尘,山中草木皆真趣。

读书岂徒事铅椠,匡时事业于兹具。

试出绪馀售于人,要使苍生尽陶铸。

平生苦节甘若饴,妻子不免于寒饥。

遇事直前无顾忌,终遭坎坷蹈危机。

达生委命宁自悔,万里生还天所遗。

山中茅屋依然在,洞云江月与心期。

湖田荒秽方料理,诏书南下君复起。

百年此道亦何心,乘流则行坎则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东湖先生”的人物形象,他隐居于大云山中,以山中之泉为伴,专心读书。诗中赞扬了东湖先生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他不仅专注于书籍的研读,更致力于匡时济世的事业。诗中提到,东湖先生虽生活艰苦,却甘之如饴,面对困难和挫折,他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尽管遭遇坎坷,但他始终坚信命运自有安排,最终得以平安归来。

诗中还提到了东湖先生的居住环境——山中的茅屋,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如洞云和江月,这些都象征着他的内心世界和追求的理想境界。最后,诗中提到东湖先生的书院被命名为“东湖书院”,并由明代诗人郑岳为其题写,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湖先生的生活态度、精神追求以及自然环境的融合,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16)

郑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字:汝华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和吴约中宪副招饮韵

蚤年仕版滥登名,世路艰虞颇猎涉。

倦游归卧故山庐,昼閒残书时一挟。

韶光冉冉递相催,坐见春花秋坠叶。

近来右臂痛莫堪,厚拥绨袍施曲袷。

故人结社在比邻,匝月清容才一接。

小斋风景自撩人,露酒开樽红映颊。

慇勤满酌泛落英,莫遣香风报游蝶。

形式: 古风

会盟台

嬴秦日肆虎狼威,约赵西来会渑池。

相如登坛奋怒发,呵叱秦王如竖儿。

一时诈力相倾轧,睦邻修好非所宜。

夹谷之会何委蛇,汶阳侵田卒见归。

长平祸胎从此结,区区击缶亦徒为。

会盟有台今寂寞,夕阳蔓草封残碑。

形式: 古风

秋水叹

黄河横溢县成渠,人家半在水中居。

水边渔父持空网,吁嗟无稻复无鱼。

邻居相望隔河汜,借贷无从饥欲死。

楼船伐鼓晨夜过,怒向县官索夫米。

形式: 古风

南湖乔木图诗

永嘉政衰纷酋虏,衣冠避乱入南土。

湔涤陋习变儒风,邑小曹滕俗邹鲁。

云谁奋振为之先,南湖诸老抱遗编。

结庐弦诵南山下,陶冶欧林诸名贤。

流风遗泽讵云斩,玉树芝兰多异产。

吾家一脉分太卿,转徙桃源入蒲坂。

坂中族庶衍而昌,腴田粳稻充烝尝。

故家门面亦何有,绿绕古树凡千章。

先宪当年手自植,老干嵯峨蔽天日。

冰霜饱嚼节如鎗,孙枝秀出皆径直。

画工描写入此图,先辈文字墨未渝。

箧笥久藏吃虫鼠,上下残缺半糊涂。

小弟佑生知爱惜,缘旧易新重妆饰。

凌晨捧帚扫家堂,高挂此图于素壁。

先人手泽存岂多,弃置将奈愚騃何。

窗前感此起遐念,涕泣更下欲滂沱。

敬拭下方书数语,此意根心难缕缕。

吾宗衰替理宜复,共振先声时望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