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

磨笄耸然来,隰水汹而去。

山川俯城郭,藩翰重畿辅。

桑麻数百里,烟火几万户。

长桥龙偃蹇,飞阁凤腾翥。

传闻山西地,出入此其路。

源源百货积,井井三壤赋。

蒲萄秋倒架,芍药春满树。

盘躄多布韦,婵娟半娥素。

永怀小靖节,厚德皆忠恕。

至今受一廛,如昔歌五裤。

伤心隔生死,知巳今有数。

归日当驱车,生刍奠其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上谷地区的壮丽景色和繁荣景象。开篇以“磨笄耸然来,隰水汹而去”两句,生动描绘出山川的雄伟与水流的奔腾,展现出上谷地区自然景观的壮美。接着,“山川俯城郭,藩翰重畿辅”则点明了上谷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作为边疆重镇,它不仅守护着城郭,也承担着保卫京城的重任。

“桑麻数百里,烟火几万户”描绘了上谷地区农业的丰饶与人口的繁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下来,“长桥龙偃蹇,飞阁凤腾翥”通过比喻手法,赞美了上谷地区的建筑之美,长桥如同龙般蜿蜒,飞阁则像凤凰展翅,形象生动。

“传闻山西地,出入此其路”表明上谷是连接山西的重要通道,交通便利。随后,“源源百货积,井井三壤赋”描述了上谷地区的经济繁荣,货物堆积如山,土地赋税丰厚。

“蒲萄秋倒架,芍药春满树”则展现了上谷地区的物产丰富,葡萄在秋天挂满枝头,芍药在春天盛开,色彩斑斓。接着,“盘躄多布韦,婵娟半娥素”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既有勤劳朴实的布韦之民,也有美丽端庄的女子,生活和谐美好。

最后,“永怀小靖节,厚德皆忠恕”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以及对上谷人民品德高尚的赞美。而“至今受一廛,如昔歌五裤”则说明上谷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社会风尚,人们安居乐业,如同昔日传唱的《五裤谣》所描述的那样。

“伤心隔生死,知巳今有数”表达了一种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以及对当前知己的珍惜。“归日当驱车,生刍奠其墓”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回归时,将驾车前往故人墓前献上生刍(一种草)以寄托哀思的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上谷地区的自然风光、经济发展、人文风貌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79)

刘迎(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 生卒年:约1144—1180

相关古诗词

蔡有邻碑

我为山西行,叱驭过近县。

传闻蔡有邻,石刻古今冠。

风流书以来,妙绝隶之变。

银钩鸾凤舞,铁画蛟龙缠。

凭谁致墨本,故旧诧珍献。

正恐赋分薄,一夕碎雷电。

平生六一老,集古藏千卷。

惜此方殊邻,公乎未之见。

形式: 古风

车轣辘

马虺隤,牛觳觫,山行萦纡车轣辘。

路旁指点是官人,老矣一翁双鬓秃。

汝牛幸可耕,汝马幸可骑,有此可载琴书归。

胡为奔走东西道,白发刁骚被人笑。

形式: 古风

沙漫漫

沙漫漫,草班班,南山北山相对看,我行乃在山之间。

行人仰不见飞鸟,树木足知边塞少。

沙漫漫,草班班,我行欲趁西风还。

仆夫汝莫愁衣单,我但着衣思汝寒。

形式: 古风

摧车行

浑河汹涌从西来,黄流正触山之崖。

山崖路窄仅容过,小误往往车轮摧。

车摧料理动半日,后人欲过何艰涩。

深山日暮人巳稀,食物有钱无处觅。

何时真宰遣六丁,铲此叠嶂如掌平。

憧憧车马山西路,万古行人易来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