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三十年前凡两寄诗时困于世故俱不克和常抱此欠近理败箧忽见两诗岁月可惊凄然有感辄赋长句附便以谢不敏

囊锦当时两度传,箧藏中袭墨尤鲜。

高情应怪诗邮断,末路那禁俗累缠。

过客谈君吟转妙,闭门笑我病堪怜。

擘笺漫寄西风去,唤起乡盟三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当年的才子囊中锦被两次相传,箱子里的中书墨迹依然新鲜。
高尚的情操恐怕会责怪信使中断了诗的传递,身处困境怎能承受世俗的牵绊。
过客谈论你的诗作更加美妙,我闭门独处,感叹自己的病弱可怜。
随意地拆开信笺,让西风吹走,唤起我们三十年前的乡友情谊。

注释

囊锦:才子的华丽文采。
两度传:多次流传。
箧藏:箱子收藏。
中袭墨:中书(官府文书)上的墨迹。
尤鲜:特别鲜明。
高情:高尚的情感。
诗邮:诗歌的传递。
末路:困厄的境遇。
那禁:怎能忍受。
俗累:世俗的牵累。
过客:路过的人。
吟转妙:吟诵得更美妙。
病堪怜:病弱得令人怜悯。
擘笺:拆开信笺。
漫寄:随意寄出。
西风:秋风。
乡盟:旧时的友情。
三十年:三十年的时间。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徐瑞对友人李俊民三十年前两次寄诗的回忆。诗中提到李俊民当时处境艰难,诗作未能得到回应,而诗人自己也深陷世俗困扰。他感叹时光荏苒,重读旧作,感慨万分,于是写下这首长诗,借此表达歉意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囊锦当时两度传",形象地展现了李俊民的诗才横溢,他的诗作曾多次通过信件传递,如同珍贵的锦囊。"箧藏中袭墨尤鲜",则强调了这些诗稿被珍藏已久,墨迹依然清晰可见。

"高情应怪诗邮断",表达了诗人对李俊民高尚情操的理解,认为他可能因世事纷扰而中断了诗歌交流。"末路那禁俗累缠",则揭示了诗人自己的困境,感叹世俗琐事牵绊,难以摆脱。

"过客谈君吟转妙",表明李俊民的诗歌在他人眼中仍然美妙动人。"闭门笑我病堪怜",诗人自嘲,感叹自己因病体虚弱,无法及时回应朋友的诗篇。

最后,诗人"擘笺漫寄西风去",决定将这封信随秋风寄出,希望能唤醒两人过去的友谊,"唤起乡盟三十年",表达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旧日友情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李俊民寄诗一首次韵答之

世途险隘任崖颠,万古人心只一天。

桂辣何须分老嫩,蜜甜自是透中边。

多君歌啸酬风月,顾我呻吟了岁年。

何日相从讨幽事,松醪满意泛觥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求余敬可字与小儿习不至

点槸今谁妙,波戈古莫稽。

要令识阵马,不是厌家鸡。

邺瓦玄云湿,溪藤暮雨凄。

愧无鹅可换,万一付归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闰八月望日登青阳峰观可玉所得天池之胜

天风吹我上崔嵬,冻面洒尘亦快哉。

止水泓澄金镜净,远峰罗列画屏开。

幽奇定有神仙到,险怪从教俗子咍。

莫道此中无胜概,会看变化起风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庚寅正月十六携家入山大雪弥旬止既月叔祖东绿翁以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分韵瑞得那眠字(其二)

骨肉终青眼,一林有素缘。

偶来成许日,此聚岂非天。

悟解由灾疾,迟留费岁年。

东风方作恶,万事付佳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