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桑成绿阴,吴蚕盈翠箔。

阖门障风雨,荒祠动村落。

千丝为衣被,一茧自缠缚。

杀身以成仁,此计殊不恶。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蚕桑生产的景象,以及人们对蚕桑活动的重视和对蚕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春到夏,从养蚕到缫丝的全过程,体现了古代农耕文明中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利用。

首句“吴桑成绿阴”,描绘了春天时节,吴地的桑树长满了绿叶,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预示着蚕桑生产的好时机。接着,“吴蚕盈翠箔”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蚕儿在翠绿色的蚕箔上蠕动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阖门障风雨,荒祠动村落”两句,通过描写人们为了保护蚕儿免受风雨侵袭,关闭门户,同时在村落中的荒祠前举行祭祀活动,表达了人们对蚕神的尊敬与祈祷,希望蚕儿健康成长,丰收在望。

“千丝为衣被,一茧自缠缚”则形象地描述了从蚕茧到丝线再到衣物的制作过程,体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最后,“杀身以成仁,此计殊不恶”一句,借蚕的牺牲来比喻人类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与奉献,表达了对这种牺牲精神的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蚕桑文化的丰富内涵,也蕴含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松下追凉

佳哉十八公,凛凛廊庙具。

大匠偶未收,苍髯郁如许。

根盘曲涧幽,势宅层崖阻。

清风自扫门,当伏不受暑。

顾我萧散姿,本是山中侣。

出逢畏日长,只影无地去。

偷闲萧寺游,清阴直修庑。

神交先浩茫,径造不我拒。

斗酒起自行,开怀为延伫。

寒绿浸杯盘,劲气逼牙辅。

语已心地凉,外热宁足禦。

公家绿骨蛇,千岁穴深土。

何当供晨餐,散我腰脚偻。

它年听飕飗,危冠挂神虎。

此意亦大奇,勿与夏虫语。

形式: 古风

呈唐子明同年

饥来驱我出蓬蒿,鬓影鬖鬖舞二毛。

黄甲浮名誇俗子,白丁结习数吾曹。

老盆贮酒心犹健,懒架抛书趣亦高。

万事含糊自堪乐,不须持板念徒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摄尉归安呈江嘉

无地诛锄一束茅,清吟端作反离骚。

奔波且复同香尉,萧散还须似马曹。

名下迹公初定价,暗中索我便矜豪。

文章论世宁论晚,肯慕群飞辄仰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小雨

小雨廉纤未肯晴,勒回花信待清明。

冷官何预芳菲事,空听春禽作意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