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仲为悼念友人萧以忠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生者责任的感慨。
首联“黍炊未熟功名事,尘世先遗梦奠悲”描绘了诗人面对未竟功业的黍米未熟之景,心中涌起的对逝者未能实现梦想的悲痛。这里将个人的功名与逝者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逝者未能完成心愿的惋惜之情。
颔联“杨柳江寒灵榇远,雪山风急旅魂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肃穆的氛围。杨柳江边,寒风凛冽,逝者的灵柩远去;雪山之上,风急雪猛,仿佛象征着旅魂的迟缓与遥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逝者离世的场景,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逝者灵魂归宿的想象。
颈联“箕裘赖有传家子,国事还看太史碑”转而思考后继有人与历史记载的重要性。箕裘,比喻子孙继承先辈事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逝者子女能够继承遗志、继续前行的希望,同时也暗示了历史对于记录和传承的重要性,期待后人能从太史碑(古代记载历史的石碑)中了解逝者的事迹与贡献。
尾联“欲奠临流一杯酒,不胜挥泪洒天涯”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在江边,诗人想要为逝者献上一杯酒,表达自己的哀悼之情,但泪水却无法止住,只能洒向远方。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体现了对无法亲自为逝者送行的遗憾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对逝者与生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情感的直接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