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洲草堂为姚柱史泽山乃祖题二首(其一)

天云缭绕款郊坰,大老临流结野亭。

十亩蕙兰添晓翠,几湾鸥鹭占前汀。

惯兴霖雨深区夏,更起虬螭奋性灵。

紫气不随函谷去,乐群渔父卧沧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句“天云缭绕款郊坰”,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云雾缭绕的广阔郊野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大老临流结野亭”一句,点出了人物活动的场景,一位年长者在溪边建起了小亭,增添了画面的人文气息。

“十亩蕙兰添晓翠,几湾鸥鹭占前汀”两句,通过“蕙兰”与“鸥鹭”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早晨的翠绿与水边的鸥鹭共同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兰花象征高洁,鸥鹭则寓意自由,两者相映成趣,赋予了诗歌以深刻的自然哲学意味。

“惯兴霖雨深区夏,更起虬螭奋性灵”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这里“兴霖雨”与“起虬螭”分别对应自然界的雨水和神话中的龙,表达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同时,诗人也借“性灵”二字,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精神层面的联系与共鸣。

最后,“紫气不随函谷去,乐群渔父卧沧溟”两句,以道家哲学为背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紫气”象征着祥瑞与智慧,“函谷”则引申为通向智慧与真理的道路。诗人以“乐群渔父”自比,表达了对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

收录诗词(257)

卢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洲草堂为姚柱史泽山乃祖题二首(其二)

高岸层轩早避名,直东何处问蓬瀛。

鲤湖隐隐氤氲布,蟹穴盈盈雺雾生。

一点太虚閒自障,半潭寒影照心明。

风云已附龙孙去,老听沧浪歌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德庆城上高望二首(其一)

迟日危楼闪绛幖,凭高缥缈见龙桥。

青山隔座横屏嶂,绿峡回澜纳海潮。

五马神清孤月皎,两岐春煦四郊饶。

蓬莱东隔沧溟远,夜半如闻玉女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德庆城上高望二首(其二)

舟楫西行款政声,晏游酣下寿康城。

春林带雾楼台隐,叠嶂藏风松桂生。

陆里耕桑连万井,戍楼烽火熄诸营。

长官杯斝疑投水,漱玉寒泉到海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兴国村亩晓历莲花诸峰最高处

径路萦纡接太清,早随弓丈关僧扃。

振衣直向天头立,弥月都从云上行。

红溢桑墟先见日,白分牛汉易瞻星。

肯因险峻辞劳瘁,祈共吾民乐赋平。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