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后

入髓无声春气骄,填胸幽愤赖渠消。

玉山此际何妨倒,坟土他年不用浇。

北海坐宾常故满,少陵社日岂辞邀。

惊秋客意偏宜饮,得句还堪慰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饮后》由元代诗人黎伯元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饮酒后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首联“入髓无声春气骄,填胸幽愤赖渠消”,开篇即以“春气骄”点明季节,春日的生机勃勃与诗人内心的压抑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春天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压抑,这种压抑如同春日的骄阳,直射入骨髓,难以排解。然而,诗人的内心深处,却有一股力量,能够化解这股幽愤,这股力量或许就是酒,它能暂时填补胸中的愁绪,让诗人得以暂时忘却烦恼。

颔联“玉山此际何妨倒,坟土他年不用浇”,这里运用了“玉山倒”的典故,形容诗人此刻心情低落,仿佛连高傲如玉的山峰也愿意倒下。同时,提到“坟土”,可能暗指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但诗人在此刻选择放下,表示他已准备好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不再过分缅怀过去,而是活在当下。

颈联“北海坐宾常故满,少陵社日岂辞邀”,引用了北海的典故,象征着诗人广结良朋,聚会时宾客满座,显示出其社交生活的丰富与热情。同时,又以杜甫(字子美,号少陵)的“社日”邀请,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以及在聚会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尾联“惊秋客意偏宜饮,得句还堪慰寂寥”,点明了季节的更迭,秋天的到来往往让人感到一丝寂寥。诗人在此时饮酒,不仅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孤独,更是为了在酒后的灵感涌现中找到安慰。得到一句好诗,便足以慰藉内心的空虚,展现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文化典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以及在饮酒后的自我调适与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34)

黎伯元(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末年由岁贡历官连山教谕及德庆、惠阳教授,所至学者尊之,文风以振。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九作黎伯原,附于其子黎光传中。著有《渔唱稿》,已佚

  • 字:景初
  • 号:渔唱
  • 籍贯:东莞

相关古诗词

读敲月集

小山先生信英杰,蚤岁穷经诣丹阙。

太学游歌姓字香,京华旅食乡心切。

一朝拂袖辞金门,归隐山林计非拙。

乐道能存颜子风,干时肯掉苏张舌。

筑庵喜延湖海士,大书华匾名敲月。

花晨露夕多胜事,对饮豪吟未尝辍。

长篇短句每惊人,律吕和鸣珠玉洁。

建安七子当并驾,唐室诸贤可同列。

才名奕奕闻海隅,家世遥遥在南越。

倏然竟赴玉楼招,西风吹老岩阿蕨。

我疑先生列仙侣,一段情怀尽冰雪。

暂来林壑学巢由,不向朝廷随稷契。

嗟我胡为生较晚,不得抠趋受诗诀。

几回窗下读遗篇,敲碎唾壶歌激烈。

形式: 古风

答邑伯何公

天南保障仗元戎,智略渊深识窦融。

儿女姻娅还爱我,英雄事业不如公。

閒鸥惯睡江头月,战马频嘶岭上风。

百战山河终有主,伫看麟阁纪肤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沙亭杂咏(其一)

白沙翠树绕江村,曲水湾湾绿到门。

我已廿年耽小隐,避秦何必武陵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沙亭杂咏(其二)

好雨初晴两岸风,一溪春涨泛桃红。

夕阳欲坠江亭晚,卧看渔师拾钓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