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杭法喜院荆文公书堂文公康定中读书于此

钟山太傅起从龙,鼓动风雷指顾中。

未见图形求傅野,岂知徒步客新丰。

青鞋曾访餐芝老,白首惟馀捣药童。

藏壁故应留断简,至今山鬼恸悲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荆文公(即北宋名臣王安石)在余杭法喜院读书时的场景与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王安石勤学不倦、志向远大的形象。

首联“钟山太傅起从龙,鼓动风雷指顾中”以钟山(钟山即南京紫金山,王安石晚年退居于此)的太傅(古代官职,这里借指王安石)起而追随风云之势,生动地描绘了王安石在学术与政治上的雄心壮志,仿佛他能指挥风雷,掌控大局。

颔联“未见图形求傅野,岂知徒步客新丰”运用了两个典故。前句“未见图形求傅野”出自《史记》,形容王安石在学术上追求真知,不拘泥于表面形式;后句“徒步客新丰”则出自《汉书》,比喻王安石虽身处偏远之地,但心怀天下,志向高远。

颈联“青鞋曾访餐芝老,白首惟馀捣药童”进一步刻画了王安石的求学精神与生活态度。他曾经拜访过隐居的老者,寻求知识的真谛;即便到了老年,身边仍只有捣药的小童相伴,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

尾联“藏壁故应留断简,至今山鬼恸悲风”表达了对王安石著作流传后世的期待与敬仰。即使他的著作被遗忘在墙壁间,成为断简残篇,但这些作品的精神与思想依然能够穿越时间,影响后人,如同山鬼在悲风中哭泣,表达着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怀念与敬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安石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学术、政治乃至个人生活中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感慨的佳作。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送蒋主簿入都赴试一首

东南贡吏紫髯郎,一马骎骎客路长。

袖里山林洗尘雾,腹中文字了缣箱。

流年过我长如许,乐事知君讵未央。

行恐饥来驱我去,也遮西日上河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罢吏客郡城已数月滞留忽已岁暮浩然兴叹作一首

一行作吏向吴城,五见陬隅上薄冰。

魏觊三章堪自约,殷源百尺敢言登。

揶揄祇送人为郡,噎媢初非我负丞。

鞅掌栖迟俱害性,不知须鬓欲侵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寒夜遣怀一首

强醉重云欲散盐,三更飞霰忽惊帘。

大呼何与痴人事,此意多应俗士嫌。

出户仰看天漫漫,持杯愁作夜厌厌。

消除心事都无处,下尽中军三百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其一)

久客颇自厌,长歌胡不归。

束书方有适,捧檄定焉依。

尘里音容改,山中信息稀。

十年长漫浪,深觉负荷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