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渔父词(其二)》由宋代诗人张镃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渔父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胜槩居常画里求”,开篇即以“胜槩”点明了诗的主题——对美好景致的追求。这里的“胜槩”不仅指自然风光的壮丽,更蕴含着诗人内心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将这种追求比作“画里求”,既形象地表达了对艺术化生活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
次句“鳜鱼清梦落沧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鳜鱼,作为江南水乡常见的美味,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满足。而“清梦”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将鳜鱼的意象与“清梦”相结合,不仅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与追求。
后两句“今朝亲见桃花树,重振家声是此秋”,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通过“今朝亲见桃花树”的具体场景,直接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直接体验与感受。桃花树的盛开,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展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而“重振家声是此秋”一句,则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家族、社会层面,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族乃至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通过个人努力为社会带来积极变化的愿景。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