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菊限「屏」字

秋酣寒骨自亭亭,借问东篱夜醉醒?

不为严威怜晚节,正因雨色忆孤馨。

全开丹面娇堪摘,半吐金心淡欲零。

想像高人清影瘦,黄鞋道服倚围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菊花盛开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菊花的深深怀念。首句“秋酣寒骨自亭亭”,以寒骨衬托菊花在秋风中的傲然挺立,形象生动。接着,“借问东篱夜醉醒?”以饮酒东篱的典故,暗示诗人深夜对菊花的沉思。

“不为严威怜晚节,正因雨色忆孤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坚韧品格的赞美,即使在严寒和风雨中,依然保持其高洁的节操,让诗人忆起其独特的芬芳。接下来,“全开丹面娇堪摘,半吐金心淡欲零”细致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姿态,花瓣鲜艳如丹,花蕊含苞待放,仿佛在低语凋零之前的最后辉煌。

最后一句“想像高人清影瘦,黄鞋道服倚围屏”,诗人将菊花比作高洁的隐士,想象它身着黄鞋道服,倚靠在屏风旁,更显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仰与怀想,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复赵督台二首(其一)

不堪百折吊孤臣,四望苍茫九死身;

难挽龙髯空问鼎,独留螳臂强当轮。

谋同曹社非无鬼,哭罢秦庭那有人!

可是天方从闰位,黄云白草未生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复赵督台二首(其二)

揶揄一旅尚图存,吞炭、吞毡可共论!

敢望臣靡兴夏祀,祗凭帝盐答商孙。

衣冠犹带云霞色,旌旆长悬日月痕。

赢得孤军同硕果,也留正气在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甲辰元旦

江花岛树影参差,海日晴开万象时;

正朔应非尧甲子,孤军犹是汉威仪。

真人白水何年事,故老青山几处诗!

云物禨祥谁定得?且凭玉历辨华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虏庭以余倡义既久,屡复名城,遂逮及族属;旦开告密之门,波及亲朋,搒掠备至,闻之泫然

宗国既飘摇,家门遂颠覆;

感此多难心,欲泣不成哭。

我生实数奇,乾坤方百六;

猰貐满中原,赤灵社已屋。

逋臣骨可糜,岂敢惜孥戮!

所悲诸父行,班白撄三木。

女兄与所天,株连遭拲梏;

幸或作流人,否恐登鬼箓。

徲子竟何辜,十载尚淹狱。

仳离有寡妻,墨幪兼缁帼。

国亡家亦亡,我固甘湛族;

迩闻告密风,旧游复被录。

白虹惨欲垂,黄金贫莫赎!

天地岂不宽,谁念忠之属!

唯应千秋名,芬芳追王蠋;

洒涕慰亲朋,安知此非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