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侯李湘峰古野惠爱祠落成次平县令刘宁沙排律古诗十六韵奉颂

邑羡真循令,政善系民思。

衢颂盈阛阓,碑镌志仁慈。

力暇安陇亩,思深起疮痍。

徵呼不相及,熙恬复奚疑。

攀缆延旌旆,环车觌丰仪。

僚友共驻节,亭阴频献卮。

扶筇勤野老,骑竹萃群儿。

不闻雀鼠讼,偏吟召杜诗。

麦呈两歧秀,桑垂鲜附枝。

花下□鞍马,陌旁驯雉雌。

欣继潘阳治,何妨孟帽攲。

乐事古稀闻,胜会今觏兹。

醒酒薰风入,赏心旭日迟。

返照添幽况,欢声送远吹。

九重恩诏下,古野片珉遗。

脍炙无穷口,谁云暂解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此诗赞美了邑侯李湘峰的德政与爱民之心。开篇“邑羡真循令,政善系民思”直接点出李湘峰为官的清廉与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接下来“衢颂盈阛阓,碑镌志仁慈”,描绘了百姓对李湘峰的颂扬之情,以及后人对他仁慈政绩的铭记。

“力暇安陇亩,思深起疮痍”两句,展现了李湘峰在政务之余,仍不忘关注民生疾苦,积极解决民众问题。接着“徵呼不相及,熙恬复奚疑”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李湘峰政绩的显著与百姓生活的安定。

“攀缆延旌旆,环车觌丰仪”描绘了李湘峰莅临时的盛大场面,显示出其威望与影响力。“僚友共驻节,亭阴频献卮”则体现了李湘峰与同僚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他受到的尊敬。

“扶筇勤野老,骑竹萃群儿”表现了李湘峰关心老幼,深入民间,体恤百姓的日常生活。“不闻雀鼠讼,偏吟召杜诗”以生动的比喻,赞扬了李湘峰的政绩如同古代贤臣召公一样,深得人心。

“麦呈两歧秀,桑垂鲜附枝”描绘了农业丰收的景象,象征着李湘峰的政绩惠及民生。“花下□鞍马,陌旁驯雉雌”通过自然界的和谐景象,进一步烘托了李湘峰政绩带来的社会安宁。

“欣继潘阳治,何妨孟帽攲”表达了对李湘峰政绩的赞赏,并将其与历史上的贤能官员相提并论。“乐事古稀闻,胜会今觏兹”感叹于这样的盛事难得一见,表达了对李湘峰政绩的高度评价。

最后,“醒酒薰风入,赏心旭日迟”描绘了李湘峰政绩带来的持久影响,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如同朝阳般照亮前路。“返照添幽况,欢声送远吹”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李湘峰政绩带来的和谐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李湘峰政绩的详细描绘和高度赞扬,展现了明代地方官员在治理地方、关爱民生方面的理想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贤能官员的普遍期待和敬仰。

收录诗词(145)

饶与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咏两广督府刘凝斋平龙川寇(其一)

天王宵旰粤东讧,特简才贤建节雄。

仰见七旬歼逆命,共誇百捷状元戎。

风生旌拂烟尘净,日返戈挥瘴祲空。

投石扶筇欢老稚,贞珉重勒伏波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奉咏两广督府刘凝斋平龙川寇(其二)

久逋循阳寇,遐荒隐百疴。

飞符来虎帐,溟海息鲸波。

韩范威名显,夔龙事业多。

吁谟赞明主,兵偃洗天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癸酉同荐惟林文峰区海目二兄入翰院因诗期望

鹿鸣醉听百花中,且喜车书际混同。

七十雁行曾叙齿,三千鲲浪愿输忠。

而今南化殊岐路,莫逐骅骝并御风。

寄语玉堂三岛客,登瀛满拟入高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贺太守徐心溪公寿(其一)

分符潮郡自神京,三载春风满十城。

共戴黄堂瞻玉节,重逢华诞降昴精。

千秋椿色凌霜雪,閤郡霞觞舞凤笙。

海屋筹添从此始,直班姬召佐承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