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性已耐岑寂,老应忘隐忧。
齐年双白发,尽日一苍头。
竹闭缄门钥,蒲团数漏筹。
未知庭庑下,还有雀罗不。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止斋即事二首(其一)》。诗人表达的是自己在年老之时,已经习惯了孤独和宁静的生活,不再为世俗的忧虑所困扰。他与朋友同龄,两人都已满头白发,整日相伴的是一位老友。诗人闭门静坐,用竹制的门锁守护内心世界,坐在蒲团上数着滴漏的时光,仿佛在时间中寻找平静。他不确定庭院之中是否还会有人来访,如同古代学者门前的雀罗,暗示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整首诗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
不详
民欲遮留上欲来,政声无间到舆台。
道迎和气收蛮瘴,弹压馀阴蛰楚雷。
已是因风成柳絮,会须逐马见银杯。
一觞好上公堂寿,不为梅花昨夜开。
是间南极老人星,乔木脩篁亦有情。
直向朱明为后殿,不随黄落入秋声。
儿孙衮衮看新出,兄弟团团得晚成。
笑阅世人心事短,却从黄老问长生。
当世关衰壮,斯文看合离。
强餐吾岂敢,后会子何期。
村落秋弥好,溪山晚最宜。
逢人相问讯,所欠更能诗。
一母分身四白头,从今家事付儿流。
只须老草供觞味,乍可婆娑伴钓游。
劳世万人输暇日,好天一雨荐新秋。
平章何物宜为寿,三十馀年晏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