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南山口有感

车尘扰扰送骊歌,廿载关山几度过。

易水风高霜气早,蓟门秋老雁声多。

尚书旧隐寻荒谷,司户遗坟感逝波。

却望长安频泣玉,不堪岁月已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予望的《出南山口有感》描绘了诗人离开繁华之地,踏上旅途时的感慨。首句“车尘扰扰送骊歌”,通过“车尘”和“骊歌”形象地展现了离别时的热闹与不舍,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情感的波动。接下来的“廿载关山几度过”,表达了诗人历经二十载长途跋涉,跨越重重山岭的艰辛与沧桑。

“易水风高霜气早,蓟门秋老雁声多”两句,以易水和蓟门为背景,渲染了秋风凌冽、霜气浓厚的环境,同时借雁南飞的景象寓言时光流逝和个人漂泊不定的命运。诗人触景生情,对过往岁月和故人的怀念油然而生。

“尚书旧隐寻荒谷,司户遗坟感逝波”进一步深化了对过去的追忆,尚书旧居和司户的坟墓成为诗人缅怀先人和旧日生活的寄托,感叹世事如流水,人事已非。“逝波”一词,既指逝去的时光,也暗含人生的无常。

最后,“却望长安频泣玉,不堪岁月已蹉跎”直抒胸臆,诗人回首长安,泪水涟涟,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已蹉跎了许多光阴。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17)

李予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河间道中有怀献王

嬴氏乱天纪,酷虐难具陈。

苦欲愚黔首,《诗》《书》遭坑焚。

群籍付烈焰,六艺已灰尘。

孤危念吾道,一发引千钧。

汉祖起丰沛,马上除暴秦。

未暇求遗书,绛、灌祇武人。

迁延及六、景,此事遂因循。

虽除挟书律,大义惜未伸。

卓哉河间王,所好匪世珍。

日华启高馆,文采照河滨。

雅乐献天子,儒术被厥身。

茫茫寻坠绪,独悲古籍湮。

千金购善本,传写留其真。

因之得书多,在汉无等伦。

《周官》《毛公诗》,响绝忽复闻。

《春秋》《左氏传》,一一皆古文。

聚残补其缺,说记本先民。

煌煌前圣典,呵护信有神。

譬犹长夜暗,杲日出大昕。

祖龙虽已厄,于今辉千春。

朅来历旧邦,遗躅尚未沦。

停骖访耆老,经完道亦振。

陋彼《淮南子》,八公徒纷纭。

箧中《鸿宝》书,荒唐何足论。

形式: 古风

春柳

金钱垂垂挂绿云,晴蒸瑞霭更氤氲。

一般桃李争春色,独尔风流最出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孤舟

孤舟明月转相亲,瘦影欺风强自珍。

自古悲秋惟作客,况今年少不如人。

飞鸿肃肃身将隐,落叶萧萧夜向晨。

几度渔歌连晓角,不堪旅思欲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月夜

步屟花间未欲眠,草堂月上正新妍。

十分幽寂难为夜,一味孤清自在圆。

入幕风微香冉冉,筛林光透影翩翩。

直须斗酒酬今夕,莫问貂裘值几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