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昔此与郎别,此是郎归路。

望郎不归几朝暮,当时恨不随郎去,今日知郎在何处。

妾身化为石,恐郎归来郎不识。

石眼有时开,郎面何时觌,石泪涔涔土中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望夫石”为题,通过一个女子对丈夫长久未归的思念和期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执着的等待。诗中的女子形象鲜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丈夫的深情与担忧。

首句“昔此与郎别”,点明了故事的起始,女子与丈夫分别的情景。接着,“此是郎归路”则暗示了女子所站之地,正是丈夫回家必经之路,预示着她对丈夫归来的期待。

“望郎不归几朝暮”,描绘了女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丈夫归来,时间漫长而无尽,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接下来,“当时恨不随郎去,今日知郎在何处”,表达了女子当初未能与丈夫同行的遗憾,以及如今对丈夫行踪的关心和忧虑。

“妾身化为石,恐郎归来郎不识”,展现了女子为了长久等待丈夫,不惜化身为石的决心,体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诚与执着。最后,“石眼有时开,郎面何时觌,石泪涔涔土中滴”,以石眼开合象征时间的流逝,石泪滴落比喻女子的泪水,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在漫长等待中的孤独与痛苦,同时也寄托了她对重逢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爱以及长时间等待的煎熬与坚持,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面前的坚韧与牺牲精神。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鬻女谣

东家夫妇无丁男,止有两女冬犹衫。

客来又议鬻其一,父母不忍听儿谈。

长云弟幼我应去,幼谓我去兄当住。

心知父母非不慈,不然租税从何措。

两儿去住争未决,父母狐疑客催别。

大儿行泣小儿随,道旁观者皆呜咽。

形式: 古风

四时词(其一)

日高绣栊花影满,流苏不动香云暖。

春来欲睡起偏迟,犹自向人嫌夜短。

墙外秋千士女嬉,海棠开傍禁烟时。

金笼鹦鹉新调舌,学得回文锦上诗。

形式: 古风

四时词(其二)

象床翠拂潇湘水,碧纱如烟吹不起。

珊瑚云枕七宝妆,玉山自倒冰壶里。

荷花鸂鶒银屏光,扇车风来薇露香。

佳人雪手捲轻翠,荔枝压浆调蔗霜。

形式: 古风

四时词(其三)

露下碧梧巢凤寒,悲螀暗啼金井阑。

风吹绣帏罗袂薄,琵琶冷落无心弹。

谁家月明正捣练,十二阑干愁倚遍。

锦水鸳鸯不独栖,芙蓉一夜生新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