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飞鹊/夜飞鹊慢

秋江际天阔,风雨凄其。云阴未放晴晖。

归鸦乱叶更萧索,砧声几处寒衣。

沙头酒初熟,尽篱边朱槿,竹外青旗。

潮期尚晚,怕轻离、故故迟迟。

何以醉中先别,容易为分襟,独抱琴归。

回首征帆缥缈,津亭寂寞,衰草烟迷。

虹收霁色,渐落霞孤鹜飞齐。

更何时,重与论文渭北,剪烛窗西。

形式: 词牌: 夜飞鹊慢

翻译

秋天的江面开阔无垠,风雨交加,显得凄凉。乌云遮蔽了阳光。
归巢的乌鸦在落叶中穿梭,砧声从四处传来,仿佛在缝制寒衣。
江边的酒刚刚酿好,篱笆旁的朱槿花开,竹林外飘扬着青色的酒旗。
涨潮的时间还早,我担心轻易分别,所以迟迟不愿离去。
为何在醉意中先说再见?分离来得如此轻易,我独自抱着琴回家。
回头望去,远行的船只已变得模糊,渡口寂静,只有衰草和烟雾笼罩。
雨后彩虹收敛了明亮的色彩,晚霞孤独地映照着飞翔的大雁。
何时才能再次,在渭北共论诗文,窗西的烛光下共享时光?

注释

秋江:秋天的江面。
凄其:凄凉。
晴晖:阳光。
归鸦:归巢的乌鸦。
砧声:捣衣的声音。
沙头:江边。
朱槿:红色的木槿花。
青旗:青色的酒旗。
潮期:涨潮时间。
轻离:轻易的分别。
分襟:分手,告别。
征帆:远行的船帆。
缥缈:模糊不清。
津亭:渡口的亭子。
衰草:枯黄的草。
霁色:雨后的晴朗天空。
孤鹜:孤独的大雁。
论文:讨论学问。
剪烛:剪短蜡烛,暗示夜晚或聚会。
窗西:窗边,可能指相聚的地方。

鉴赏

这首宋词《夜飞鹊/夜飞鹊慢》是陈允平的作品,描绘了秋日江边的景色和词人的情感。开篇“秋江际天阔,风雨凄其”,展现出开阔的江面与凄清的风雨,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寂寥的氛围。接着,“归鸦乱叶更萧索,砧声几处寒衣”描绘了乌鸦归巢、落叶纷飞的景象,以及远处传来的寒衣捣制声,勾勒出深秋的冷寂和人们准备过冬的场景。

“沙头酒初熟,尽篱边朱槿,竹外青旗”则转向了稍显暖意的细节,酒香四溢,篱笆边的红色槿花和竹林外的青色酒旗,暗示着生活的烟火气。然而,“潮期尚晚,怕轻离、故故迟迟”,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担忧,不愿轻易分别,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一些。

“何以醉中先别,容易为分襟,独抱琴归”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在醉酒中面对离别时的无奈和感伤,独自怀抱琴离去,显得孤独而落寞。随后,“回首征帆缥缈,津亭寂寞,衰草烟迷”描绘了词人目送远行之人的背影,心中充满离愁。

最后,“虹收霁色,渐落霞孤鹜飞齐。更何时,重与论文渭北,剪烛窗西”以彩虹收束雨后的天空,孤鹜齐飞,象征着词人期待与友人重逢的愿景,以及在渭北共论诗文的美好回忆。整首词情感丰富,画面生动,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夜游宫(其二)

窄索楼儿傍水。渐秋到、渔村橘里。

薄幸江南倦游子。恣轻狂,恋高阳,歌酒市。

独自帘儿底。香罗带、翠闲金坠。为恼情怀怕拈起。

对西风,揾啼红,印窗纸。

形式: 词牌: 夜游宫

夜游宫(其一)

愁厌眉峰成敛。几回皱、落花钿点。

镜里芳容自羞见。又黄昏,听南楼,度更箭。

月引桐阴转。珠帘动、影摇花乱。雁过西风楚天远。

待归来,把愁眉,印郎面。

形式: 词牌: 夜游宫

定风波

慵拂妆台懒画眉。此情惟有落花知。

流水悠悠春脉脉,闲倚绣屏,犹自立多时。

有约莫教莺解语,多愁却妒燕于飞。

一笑蔷薇孤旧约,载酒寻欢,因甚懒支持。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宝鼎见/宝鼎现.云岩师书灯夕命赋

六鳌初驾,缥缈蓬阆,移来洲岛。

还又是、梅飘冰泮,一夜青阳回海表。

渐媚景、傍元宵时候,花底馀寒料峭。

更喜报、三边晏静,人乐清平宇宙。

画鼓簇队行春早。拥烟花、粉黛缭绕。

开洞府、桃源路窈。戟外东风吹岸柳。

正翠霭、映星桥月榭,十里红莲绽了。

庆万家、珠帘半卷,绰约歌裙舞袖。

重锦绣幄围香,阖凤管鸾丝环奏。

望非烟非雾,春在壶天易晓。早隐隐、半空星斗。

看取收灯后。趁凤书、吹入黄扉,立马金门玉漏。

形式: 词牌: 宝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