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莫

薄薄寒侵酒面和,可怜春事委流波。

两堤杨柳东风老,一曲池塘夜雨多。

花落莺声还在否,桑空蚕事又如何。

壮心不逐流年去,倚剑青天发浩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微寒侵袭着饮酒的脸庞,春天的景色已随流水消逝。
两岸的杨柳在东风中显得苍老,夜晚的池塘边雨声不断。
花朵凋零,黄莺的歌声是否还在?桑树空荡,蚕事又将如何进展?
壮志不随岁月流逝,我倚剑仰望青天,发出豪迈的歌声。

注释

薄薄:轻微的。
可怜:可惜。
春事:春天的景色。
委流波:随流水消逝。
两堤:两岸。
东风:春风。
老:显得老态。
夜雨多:夜晚雨声很多。
花落:花朵凋零。
莺声:黄莺的歌声。
桑空:桑树空荡。
蚕事:养蚕的事情。
壮心:壮志。
逐流年:随岁月流逝。
倚剑:倚靠剑。
浩歌:豪迈的歌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薄薄寒侵酒面和",写出了春天的微凉已渗入肌肤,暗示着春意不再浓厚。"可怜春事委流波",春光如流水般消逝,令人惋惜。

接下来的两句"两堤杨柳东风老,一曲池塘夜雨多",通过描绘杨柳在东风中显得苍老,以及夜晚池塘边雨声不断,进一步渲染了春残的氛围。"花落莺声还在否",诗人询问花儿凋零后,莺鸣是否依旧,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桑空蚕事又如何",则转而关注农事,桑叶稀疏,意味着蚕事也将结束,暗示着一年辛勤的努力将要付诸东流。最后,诗人以"壮心不逐流年去,倚剑青天发浩歌"收尾,表达出自己虽感岁月无情,但内心壮志犹存,决心不随时光流逝,高唱壮志之歌,展现出一种坚韧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春莫》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我理想的坚守,展现了宋人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32)

赵希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雪

飞下瑶天整复斜,一番馀冻损芳华。

荒荒月晓三千界,漠漠烟寒十万家。

柳外直疑先著絮,梅边浑似后开花。

东风吹作巴江水,浩荡龙涛赴海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秋夕

霄虚白露漙,木叶下危阑。

月澹钟声晓,灯青剑影寒。

人心山莽莽,世事海漫漫。

何日平胡虏,西风望眼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怀次韵

雨歇空阶净绿苔,西风凉气满楼台。

鸿飞远渚知初到,燕别明年约早来。

秋色祇今同世态,时文何意误人才。

停云影里频搔首,闲把新吟取次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自牧黄监镇之官四安

桃花春浪急,催上霅溪船。

湖海称佳士,功名负壮年。

政平民易感,诗好客争传。

别后加餐饭,因风寄一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