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隐学岭刘安宇宅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尘劳攘攘叹浮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感慨与厌倦,接着“云卧山堂夜气清”则描绘出山中夜晚的宁静与清幽。诗人通过“竹亚阴崖常冻色,雨馀回涧已春声”两句,细腻地展现了山中冬末春初的景象,竹林在阴冷的崖边保持着冬日的寒色,而雨水过后,山涧中已传来春天的脚步声。
“寻梅短杖从人健,剪烛深杯恰意倾”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其内心的闲适与自在。诗人手持短杖寻找梅花,与友人共饮,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最后,“隐学山中赋招隐,刘安丛桂不胜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刘安(传说中的仙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内心向往自由与宁静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中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