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其六)

纱窗日落渐黄昏,露滴幽丛见泪痕。

鵩鸟赋成人已没,女娥飞去影终存。

门閒多有投文客,地回难招自古魂。

回首旧游俱是梦,烟霞冬闭木绵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纱窗日落渐黄昏”,以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露滴幽丛见泪痕”一句,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露珠在幽暗的草丛中仿佛是泪水的痕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思念。

“鵩鸟赋成人已没,女娥飞去影终存。”这里运用了典故,鵩鸟和女娥分别代表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两个形象,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

“门閒多有投文客,地回难招自古魂。”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描述了逝者虽已离去,但其影响犹存,无论是来访的文人墨客,还是历史长河中的灵魂,都难以忘怀逝者留下的足迹与精神。

最后,“回首旧游俱是梦,烟霞冬闭木绵温。”诗人通过“旧游”与“梦”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同时“烟霞冬闭木绵温”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逝者永恒存在的寄托,暗示着即使时间流逝,逝者的精神与记忆依然温暖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其七)

满湖青草雁声春,摘尽庭兰不见君。

唯对松筠听刻漏,欲书花叶寄朝云。

窗残更夜人何处,树蘸芜香鹤共闻。

无复绮罗歌白日,青丝宝髻石榴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其八)

北邙松柏锁愁烟,望尽黄茅是海边。

孤垄阴风吹宿草,出云清梵欲歌筵。

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

日暮乡关何处是,亦应怀抱暗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其九)

何劳终日望林峦,寂寞烟霞古灶残。

紫陌夜深槐露滴,白杨风起垄头寒。

桑田碧海须臾改,楚水吴山道路难。

正是客心孤回处,中天月色好谁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其十)

重到云居独悄然,中宵多梦昼多眠。

千丛野竹连湘浦,半夜江风引杜鹃。

独鹤不知何处舞,明珠无数亦羞圆。

当时惊觉高唐梦,红袖香消一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