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阮恩滦的《始闻蝉声》描绘了夏日午后蝉鸣的场景。"日午风暄次第鸣",通过"日午"和"风暄",展现了阳光炽热、微风轻拂的夏日时光,蝉鸣声此起彼伏,富有生机。"翛然一碧树无情",以"翛然"形容蝉鸣的自由自在,"一碧树无情"则暗示蝉对季节更替的无动于衷。
"好音为报黄梅出,雅奏疑翻白苎轻",蝉鸣被赋予了报春的信息,仿佛是黄梅时节的到来预告,其清脆的声音如同轻盈的白苎纺织品在空中飘荡,显得优雅动人。"弄舌我怜才语涩",诗人以拟人手法,表达了对蝉鸣中略带生涩却又独特的美的欣赏。
"上头人爱鬓丝青",将蝉鸣与人的青春活力相联系,上头之人(可能指年长者)也因蝉声而感到年轻岁月的重现。最后,诗人告诫"莫矜倚托清高甚,应悔秋来玉露零",提醒蝉不要过于自恃清高,因为秋天来临,露水消散,它们的鸣声也将随之消失,寓意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蝉鸣为线索,寓言人生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