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空碧亭》,是元代诗人陈樵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空碧亭周围的自然景色。首句"晴光潭影共澄鲜",形象地展现了阳光照耀下的潭水清澈明亮,倒映着天空的蔚蓝,一片清新。第二句"雨外林阴色更妍"则描绘了雨后的林中,光线透过树叶,色彩更加鲜艳动人。
接着,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将碧海比喻为杯中之物,暗示空间的收缩,"碧海如杯谁缩地",表达出对天地广阔与人渺小的感慨。"青冥著水误忧天"则进一步延伸这个主题,指出人们在面对浩渺的水面时,可能会产生对天空的错觉,误以为自己可以忧虑天地。
"河垂涧底遥相属,斗入人间却右旋",诗人通过描绘河流和山涧的走势,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规律,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曲折与流转。最后,诗人以自身经历作结,"病叟年来倦登陟,朝朝玩水夜听泉",表达了年老体衰的他更愿意在亭中欣赏美景,享受宁静的时光,聆听泉水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空碧亭的景色,又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