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

青盖曾传入洛阳,石文天册更荒唐。

金椎有日沉江底,木柿何年下建康。

已见楼船来蜀国,岂容帝座设南方。

江东世业飘零尽,愁杀平原著《辨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夔的《江东》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首句“青盖曾传入洛阳”暗指东吴孙权的龙舟曾抵达洛阳,显示出昔日繁华;“石文天册更荒唐”则借石刻记载的历史纷乱,暗示现实的无常。

接下来,“金椎有日沉江底,木柿何年下建康”两句,通过“金椎”和“木柿”的象征,寓言孙权的霸业如同沉入江底的金椎,难以再现,而“建康”(南京)作为东吴都城,也暗示了昔日辉煌不再。“已见楼船来蜀国”进一步描绘了历史的轮回,东吴的楼船如今出现在蜀地,暗示江山易主。

尾联“岂容帝座设南方”直指现实,表达对南方政权的质疑与担忧,暗示江东世家的衰落。“江东世业飘零尽,愁杀平原著《辨亡》”则是对家族和个人命运的哀叹,借用《汉书·平原君传》中平原君著《辨亡论》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个人无可奈何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依托,寓言深沉,情感饱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收录诗词(10)

徐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泊光福塘

风高塔铃语,知是龟山阳。

人烟出古木,疏火明寒塘。

孤艇傍山足,渐闻梅花香。

未入香雪海,早已清肺肠。

起坐虎山桥,江月留清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茅屋

茅屋缀荒苔,经年未剪葺。

多谢连日阴,添我好春色。

漏痕纵复横,晨光翠犹滴。

蚯蚓入我床,蜻蛚吟我室。

人言陋不堪,我自适我适。

不见土窟人,陶陶乐终夕。

形式: 古风

将有远行由耶溪至西兴

辛苦门前水,年年载客西。

青山一相送,乌鸟几回啼。

归计知难准,乡音听渐迷。

来宵如有梦,应恋若耶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得舍弟书

囊空休问买山赀,老屋三间尚可支。

此去但凭鸥作社,曰归且指雁为期。

丛丛兰菊随邻乞,本本溪山入画移。

缚把黄茅聊补隙,打头风月总相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