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徐夔的《江东》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首句“青盖曾传入洛阳”暗指东吴孙权的龙舟曾抵达洛阳,显示出昔日繁华;“石文天册更荒唐”则借石刻记载的历史纷乱,暗示现实的无常。
接下来,“金椎有日沉江底,木柿何年下建康”两句,通过“金椎”和“木柿”的象征,寓言孙权的霸业如同沉入江底的金椎,难以再现,而“建康”(南京)作为东吴都城,也暗示了昔日辉煌不再。“已见楼船来蜀国”进一步描绘了历史的轮回,东吴的楼船如今出现在蜀地,暗示江山易主。
尾联“岂容帝座设南方”直指现实,表达对南方政权的质疑与担忧,暗示江东世家的衰落。“江东世业飘零尽,愁杀平原著《辨亡》”则是对家族和个人命运的哀叹,借用《汉书·平原君传》中平原君著《辨亡论》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个人无可奈何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依托,寓言深沉,情感饱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