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刺岂能淹骥足,一封行见下龙墀。
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吴芾之手,是他描绘自然景观与表达个人情怀的一段佳作。首先,“半刺岂能淹骥足”一句,通过对山路险峻的描述,展现了行者面临的艰难挑战。“半刺”指的是山路陡峭而曲折,犹如剑刃一样锋利。这里的“岂能淹骥足”,则是说即使是骏马也难以在这样的道路上留下脚印。这种景象不仅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环境的险恶,也暗含着诗人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的意志。
接着,“一封行见下龙墀”则描绘了一种不同的心境和情感。“一封”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条小溪,或者是山间的一道裂缝。而“行见下龙墀”,则是在说诗人通过这条微小的通道,可以窥视到下方如同龙蛇般蜿蜒的山脉。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对未来、对事业或理想的探索与期待。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吉祥,通过这种隐喻,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以其鲜明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想象力,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灵岩竞吐秀,百卉四时开。
不假栽培力,天然锦绣堆。
流霞潋滟照炎天,雪藕调冰佐玳筵。
屈指西风凉意近,且拚剧饮管流年。
古称半刺已翱翔,□垒回旋舞袖长。
赖有治齐清净法,宏开寿域海沂康。
留槎阁外记前回,龟伴高斋今再来。
试问剑州馀父老,棠阴勿剪又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