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杂诗(其一)

正月丹符出紫宸,三军万里净边尘。

天垂平野星辰近,地入皇图雨露新。

已见城池开道路,早闻禾黍变荆榛。

燕然剩有磨崖石,留待班生颂圣明。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大宁杂诗(其一)》描绘了一幅边关安宁、皇恩浩荡的画面。首句“正月丹符出紫宸”,点明了新年之际,皇帝颁布重要命令的庄严场景。接着,“三军万里净边尘”展现了军队远征归来,边疆得以肃清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国家的军事实力和边防稳固。

“天垂平野星辰近,地入皇图雨露新”两句,通过广阔的天空和大地的变化,寓言皇恩如雨露滋润,使得边地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接下来,“已见城池开道路,早闻禾黍变荆榛”进一步描绘了战后建设的繁荣景象,昔日荒芜之地如今道路畅通,农田恢复生机。

最后,“燕然剩有磨崖石,留待班生颂圣明”以典故结尾,提及东汉窦宪北伐获胜,在燕然山刻石记功之事,暗示今日的和平局面也是君主圣明的体现,期待后世史家如班固般歌颂当朝的文治武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关安宁为背景,赞美了国家的强大和皇上的德政,体现了作者对盛世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467)

唐之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宁杂诗(其二)

边头极目正漫漫,随处平川似海宽。

地势北来通白霫,塞尘西去接乌桓。

冰霜山谷千秋雪,风露衣裳六月寒。

故国老亲知念我,凭谁传语报平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大宁杂诗(其三)

城郭迢遥雉堞危,新添四面壮威仪。

日华煖映青油幕,云气时分赤羽旗。

塞口古河非禹迹,冢边荒寺有唐碑。

正南回望家山远,挂席三江未可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六月二十二日雨(其一)

永夜风翻海,终朝雨蔽天。

乍醒犹有梦,多冷却思绵。

白浸千秋雪,青沉万灶烟。

惟应洗兵马,喜气溢山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六月二十二日雨(其二)

茶熟诗成后,香烧睡起初。

几回闻塞雨,何处得家书。

云拥门前岫,泉添井畔渠。

渐看生意满,早晚食园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