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二首(其二)

明朝春在雨中看,心碎檐声点滴间。

踪有酒能消熟恨,宁无花解怨生寒。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夜雨二首(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雨中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明朝春在雨中看”,以明日之春与当前之雨形成对比,暗示着尽管眼前是寒冷的雨夜,但心中对春天的期待并未消减。这句诗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心碎檐声点滴间”一句,将听觉与情感紧密相连,檐下滴落的雨滴声仿佛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这里的“心碎”不仅指物理上的破碎,更深层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脆弱。

接下来,“踪有酒能消熟恨”一句,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慰藉——酒。在面对生活的苦楚与遗憾时,借酒浇愁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脱方式。这里的“熟恨”既可理解为深藏于心底的忧愁,也可视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遗憾。

最后一句“宁无花解怨生寒”,则以花的形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花朵也能以其独特的美丽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寒冷的畏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朱淑真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她卓越的文学才华,也深刻揭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在孤独中寻求温暖。

收录诗词(367)

朱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号:幽栖居士
  •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约1135~约1180

相关古诗词

阻雨

几度寻芳已不成,又还寂寞过清明。

悭风涩雨颠迷甚,十日春无一日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惜花

生情赋得春心性,剩选名花绕砌栽。

客到且堪供客眼,诗悭聊可助诗才。

低丛高架随宜有,浅紫深红次第开。

便做即今风雨限,要看香艳绣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看花

欲向花边遣旧愁,对花无语祇成羞。

春光踪好须归去,谁伴幽人著意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移花

自移红药绕阑栽,粉腻香娇逐旋开。

且与幽人充近侍,莫教风雨苦相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