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少陵诮渊明责子诗因次其韵反其意以示儿曹

少陵诮陶翁,谓其未闻道。

不见鲍焦生,洛水空立槁。

愤俗故所怀,捐躯恨不早。

何况骨肉间,安得不萦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对杜甫《赠卫八处士》中“少陵诮陶翁”的回应与反思,通过对比鲍焦的故事,表达了对世俗的不满和对亲情的珍视。

首句“少陵诮陶翁”,引用杜甫对陶渊明的批评,暗含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质疑。接着,“谓其未闻道”则指出这种批评可能基于对“道”的理解不足,暗示了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肯定。

“不见鲍焦生,洛水空立槁”借用鲍焦的故事,鲍焦因不满社会不公而自焚,以此来反衬陶渊明选择隐居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在面对不公时,个人的选择和坚持的重要性。

“愤俗故所怀,捐躯恨不早”表达了对世俗的强烈不满,以及对未能更早地坚守自我、反抗不公的遗憾,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最后,“何况骨肉间,安得不萦抱”转向对亲情的重视,提出在面对个人理想与家庭责任之间的抉择时,亲情往往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考量因素,体现了儒家伦理中的“孝”与“义”的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杜甫诗句的回应,不仅展现了对传统隐逸生活方式的反思,也强调了在面对社会不公和个人理想时,亲情与道德责任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道德选择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月三日出郊园

别墅依林泉,薄言避諠燠。

入门多南风,奇花间修竹。

坐久神气清,胸怀了无俗。

烹茶焚柏香,馀烟淡苍玉。

蝉琴间迭奏,鸟语欢相续。

客至自城隅,童归散沂浴。

摧薪煮碧芹,移脯具饘粥。

翛然世味殊,曲肱枕初熟。

形式: 古风

晓出

冠盖废逢迎,群书恣幽暇。

长日苦炎热,还应待凉夜。

云胡太郁蒸,小卧浑如炙。

起坐月舒光,星言仍夙驾。

苍茫启北扉,散步长林下。

晓风扑单衣,高枕乃吾舍。

舍北有清泉,方塘暗流写。

茏葱半荆棘,翠草安可藉。

俯视猎平田,狂夫逐奔麝。

狡兔匿其踪,鹰庞正呼咤。

羡彼高天翼,冲举谁能射。

形式: 古风

有以四轴求书读书乐词者讶其浅俗无味因为古意四首示之(其一)

春晖开绣户,日日理残机。

机中千万缕,织作云锦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有以四轴求书读书乐词者讶其浅俗无味因为古意四首示之(其二)

莫以夏日长,光阴何迅速。

春蚕容易老,即看茧成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