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锦缆牙樯江上过,滔天烟焰起风波。
欲将一臂扶周鼎,可奈三军作楚歌。
誓死不依元日月,精忠独照宋山河。
试听惶恐滩头水,犹似当年呜咽多。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次李主事过惶恐滩韵》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又悲壮的江上景象。首句“锦缆牙樯江上过”,以华丽的船具和江面的景色开篇,展现出舟行江上的繁华与动感。然而,“滔天烟焰起风波”一句,笔锋一转,描绘出烽火连天、战乱四起的紧张局势,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动荡时局。
“欲将一臂扶周鼎”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他渴望像古人那样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然而,“可奈三军作楚歌”则揭示了现实的无奈,军队的败绩如同楚歌声声,令人沮丧。诗人坚贞不屈,誓言“誓死不依元日月”,表明他对故国的忠诚和对异族统治的坚决抵抗。
最后,诗人通过“精忠独照宋山河”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犹如明灯照亮江山,即使在惶恐滩头,那昔日的哀鸣之声似乎仍在耳边回荡,象征着历史的沉重记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壮志豪情,又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展现了诗人鲜明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不详
客里中秋忆去年,望云遥拜泪潸然。
唐人未睹朝仪复,汉将谁扶国步颠。
借问几人随幸辇,空传一雁到冰天。
凄凉最是今宵月,莫向千门万户圆。
南渡君臣社稷轻,独将大义振孤兵。
两行泪滴中原地,一点心悬五国城。
竹帛芳名今照古,庙堂遗像死犹生。
九原若遇秦奸贼,为问谁家父子荣。
面带霜威出内台,光腾执法射三台。
观风久熟宜民政,按部今施济世才。
当道豺狼何日遁,朝阳凤鸟几时来。
知君素有澄清志,一点丹心莫暂灰。
早岁香名禁籍收,腰横博带气横秋。
平反有誉传中外,谪宦无惭任去留。
鸾凤终非鹰隼类,江湖须抱庙堂忧。
朝天此去沾恩宠,肯使潮阳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