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鹤行

西风引湖光,上与月色乱。

化为两白鹤,飞来洞庭岸。

洞庭无网罗,两鹤愿为伴。

鸣声既清好,羽翼又璀璨。

一鹤飞上天,久厌俗眼玩。

一鹤不能飞,摧颓自悲叹。

三年望绝壁,念汝肠已断。

昔既薄恩情,今还恨霄汉。

未忍学鹪鹩,裁求一枝换。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只白鹤在洞庭湖畔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意味。

首句“西风引湖光,上与月色乱”,以西风引领湖面波光,与月色交织,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接着,“化为两白鹤,飞来洞庭岸”两句,将画面中的景物具象化为两只白鹤,它们从远方飞来,落在洞庭湖畔,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和情感。

“洞庭无网罗,两鹤愿为伴”表达了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洞庭湖作为背景,象征着一片未被世俗束缚的净土,两只白鹤在这里找到了彼此,愿意相伴相随,远离尘嚣。

“鸣声既清好,羽翼又璀璨”赞美了白鹤的美丽与和谐,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羽毛闪耀着光芒,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纯净。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一鹤飞上天,久厌俗眼玩。一鹤不能飞,摧颓自悲叹。”一只鹤飞向天空,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而另一只则因无法飞翔而感到沮丧和悲哀。这种对比揭示了追求自由与现实局限之间的矛盾。

“三年望绝壁,念汝肠已断。昔既薄恩情,今还恨霄汉。”表达了对失去伴侣的哀痛和对过去情感的反思。三年的等待,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曾经的薄情如今变成了对天空的怨恨,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悔意。

最后,“未忍学鹪鹩,裁求一枝换。”诗人以鹪鹩(一种小鸟)为喻,表达了不愿像小鸟那样仅仅寻求一枝栖息,而是追求更高远的理想和自由。这不仅是对白鹤的同情,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表达。

整首诗通过描绘两只白鹤的故事,反映了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以及对失去伴侣后的哀伤与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陵城歌

北风吹沙秋草黄,汉家故陵当路傍。

残墓断垄趁风雨,狭径小树行牛羊。

当时王子朝未央,飞燕姊弟承龙光。

大策已定回朝阳,不知外家诸舅忙。

后来变化尤猖狂,佞贤贼莽分行藏。

岂知汉运中更长,济阳舍中方赤光。

终亦变化随飞扬,何独此地令人伤。

人生睹此当自顾,位高金多终此路。

君不见五陵佳气且如此,更复何情说丁傅。

形式: 古风

早至天宁寺即赵州受业院也

残月晓未落,疏星点寒林。

严车城南路,先闻钟磬音。

道人迎我入,共步重廊深。

瀹盏施净供,冰味杂海沈。

蒲团近宿火,不受尘埃侵。

欲求半日息,簿领勤相寻。

东堂老禅师,枯木尚龙吟。

一转庭前柏,诸方疑至今。

我生晚闻道,所向足崎嵚。

谬传无字印,尝恐力不任。

淮海罢行役,吾人多滞淫。

于焉一枕梦,可见平生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曹南寄亲旧

净名居士默无语,翰林子卿虚见寻。

半世泥涂催老大,中年诗律费光阴。

江湖每有同归志,酒炙初无独饱心。

三尺枯桐取煨烬,断弦遗谱有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大雪不出寄阳翟宁陵

簿书终岁忙,风雪一日静。

闭门近残火,稍觉诸事胜。

平生汗漫游,已负麋鹿性。

微官不能归,但见日月竞。

老人去已远,我行复未定。

训言实在耳,无因问温凊。

归心止阳翟,悲梦识新郑。

大女痴无比,有语多未听。

小女索乳啼,不与穷屋称。

想唤添丁来,与汝相和应。

低头坐儿曹,气血安得盛。

非无车马心,未忍求捷径。

顾自阻饥寒,畴能免讥评。

诸郎何时逢,相作玉树映。

文章有活法,得与前古并。

默念智与成,犹能愈吾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