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的《送徐研芙典试四川(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徐研芙即将赴任四川主考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官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共道神京宦游地”,点明了两人曾共处京城,经历了官场生涯。接着“谁知平子乐归田”一句,借用东汉名士蔡邕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选择回归田园生活的理解和赞赏,暗含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芳兰服艾将同老,病木文虫各有天”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芳兰和服艾象征友人的高洁品质,与病木和文虫形成对比,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命运轨迹,无论是官场还是归隐,都是顺应天性的选择。
“似尔华年荆玉艳,照人奇采夜珠圆”赞美友人如同华年的荆玉,光彩照人,又如夜明珠般独特而珍贵,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和人格魅力的钦佩。
最后,“平生自有茫茫感,不是青袍灞浐篇”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认为友人此行虽为官,但内心自有其深沉的情感和思考,这并非简单的官场生涯所能完全表达的。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