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溪晓泛

千山翠微湿,旭景摇空林。

此中有高士,结庐烟水深。

仙云隔情素,移棹琴溪阴。

奇峰矗苍玉,丛竹鸣幽禽。

琴高去已久,溪水余清音。

春影荡寒碧,逸韵空沾襟。

古人倘可作,结念宁至今。

回流转幽邃,奚以慰余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泛舟琴溪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首句“千山翠微湿,旭景摇空林”描绘了群山环绕,晨光初照,山色如洗,林木在阳光下轻轻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此中有高士,结庐烟水深”则点明了诗人所见之处不仅有自然美景,更有隐居高士的居所,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仙云隔情素,移棹琴溪阴”两句,通过想象中的仙云与现实的溪流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而“奇峰矗苍玉,丛竹鸣幽禽”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生机,奇峰与翠竹相映成趣,鸟鸣声中透露出自然界的和谐与活力。

“琴高去已久,溪水余清音”则通过琴高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琴声清越的赞美。最后,“春影荡寒碧,逸韵空沾襟”描绘了春日的光影在碧水中荡漾,逸致悠然,触动了诗人的心灵,使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与满足。

“古人倘可作,结念宁至今”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古代的高士一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愿望虽未能实现,但依然深藏于心中。“回流转幽邃,奚以慰余心”则是对整个泛舟经历的总结,即使无法完全实现心中的理想,但这份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已经足以慰藉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古代高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情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

何彤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掬水园杂吟

高阁临风暮色寒,芭蕉长过石栏杆。

绿天深处疑闻雨,墙角吹来月一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杏花村二首(其一)

胜迹千秋在,华源路欲迷。

酒旗招过客,春色满城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杏花村二首(其二)

不必清明节,沾衣雨乍飞。

红香遮眼遍,贪看竟忘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望华楼呈屈锦山明府

西搴黄鹤顶,东俯凤凰台。

宿雾四天卷,华峰九子开。

槛凭云满袖,手摘斗为杯。

坐抚丝桐静,弦歌下里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