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其四)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

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形式:

鉴赏

这首元代关汉卿的《尾(其四)》是一首充满个性和豪放精神的抒怀诗。诗人以“铜豌豆”自比,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独立不群的性格,即使遭受种种挫折,也绝不向世俗的束缚妥协。他自称游历过梁园、东京等地,享受过诗酒花柳的生活,展现了丰富的文化修养和生活情趣。

诗中通过列举各种技艺和娱乐活动,如吟诗、篆籀、弹丝、品竹、唱曲、舞蹈、打猎、蹴鞠、围棋、双陆等,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多才多艺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即使身体受到伤害,诗人仍坚称除非天命或死神召唤,否则绝不会放弃这种生活方式,坚决抵制所谓的“烟花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关汉卿鲜明的人格魅力和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元曲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61)

关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 号:已斋(一作一斋)
  • 生卒年:约1220年──1300年

相关古诗词

竹枝歌(其三)

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

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歌(其四)

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

双鬟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歌(其五)

上山采薪多荆棘,负水入溪波浪黑。

天寒斫木手如龟,水重还家足无力。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歌(其六)

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长无衣犹苦寒。

平生有似麋与鹿,一旦白发已百年。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