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谗谤潜来起百忧,朝承恩宠暮仇雠。
火烧白玉非因玷,霜剪红兰不待秋。
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
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中的女子,婕妤,她的内心充满了忧愁和怨恨。开篇“谗谤潜来起百忧”表明她因为别人的诽谤而承受着种种烦恼。而“朝承恩宠暮仇雠”则透露出她的宠爱转瞬即逝,很快就遭到了皇帝的冷落和猜疑。
“火烧白玉非因玷,霜剪红兰不待秋。”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纯洁无瑕的白玉被烈火焚毁,另一个是尚未到秋天就被严寒摧毁的红兰。这些意象传达出婕妤遭受的不幸和她内心的凄凉。
诗的后半部分“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昭阳是宫名,这里指的是皇宫中的某个地方。而“花落”则象征着时光易逝和美好事物的毁灭。婕妤在月色明亮的夜晚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显得格外孤单和悲凉。
最后两句“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这里诗人通过对过往繁华场景的回忆,以及随着东流之水消逝的情感,表达了无尽的忧愁。婕妤手持团扇,唱着悲伤的歌曲,这一切都让她的愁绪深沉,似乎要伴随她直到永远。
整首诗通过婕妤的内心独白和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被皇宫复杂关系困扰,被时光流逝所伤害的女子形象。她的忧愁和怨恨,是她在权力斗争中微小而又无力的反抗。而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则赋予了这份忧愁深度和广度,令人感受到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渺小与悲凉。
不详
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
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
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
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海国欧乡浙水东,暂烦良守此凭熊。
韶华过,春色休。红瘦绿阴稠。花凝恨,柳带愁。
泛兰舟。明日寻芳载酒。
鸳鸯浦,鹦鹉洲。竹叶小渔舟。烟中树,山外楼。
水边鸥。扇面儿、潇湘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