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代闻元亮悼亡,用秦少游韵(其二)

风流难再得,寻聚窟、何处问仙洲。

想别后寄情,曾经剪发,病中永诀,不肯回头。

岂知道、黄泉声寂寂,碧落恨悠悠。

桂殿初奔,敲残兔臼,桃源再访,赚杀渔舟。

繁华消磨尽,三年真薄倖,一觉扬州。

最苦难求毒石,未得神楼。

似乱攀荷藕,千丝不断,对烧蜡烛,两泪难休。

反羡伊家解脱,免却閒愁。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鉴赏

这首《风流子》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以秦观的词韵来表达对亡妻的哀悼之情。词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风流难再得”,开篇即道出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风流之事难以再现,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接下来,“寻聚窟、何处问仙洲”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聚窟洲,象征着理想的仙境,隐喻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与追寻。

“想别后寄情,曾经剪发,病中永诀,不肯回头。”这一句描绘了两人分别后的种种情景,通过“剪发”、“永诀”等细节,展现了深情与不舍。而“不肯回头”则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岂知道、黄泉声寂寂,碧落恨悠悠。”黄泉与碧落分别代表地府与天界,这里用以表达对亡者的哀思与对彼岸世界的想象。黄泉的寂静与碧落的悠悠恨意,都蕴含着对亡者深深的怀念与哀痛。

“桂殿初奔,敲残兔臼,桃源再访,赚杀渔舟。”这里引用了嫦娥奔月、桃花源等典故,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与追寻。桂殿、兔臼、桃源、渔舟等意象,都寄托了对美好回忆的向往与追寻。

“繁华消磨尽,三年真薄倖,一觉扬州。”这几句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消逝与对亡者长久思念的痛苦。三年的思念如同一场梦,扬州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记忆或地方,但最终都化为泡影。

“最苦难求毒石,未得神楼。”毒石与神楼的对比,反映了对无法得到真正慰藉的无奈与痛苦。毒石可能象征着无法治愈的伤痛,而神楼则是理想化的慰藉之所,但最终未能实现。

“似乱攀荷藕,千丝不断,对烧蜡烛,两泪难休。”这一段通过乱攀荷藕、对烧蜡烛等形象,描绘了对亡者的思念与哀悼之情。千丝不断的荷藕,象征着思念的绵长与无尽;对烧蜡烛,则是夜晚思念的象征,两泪难休则直接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悲伤。

“反羡伊家解脱,免却閒愁。”最后,词人表达了对亡者的解脱与自己仍需面对闲愁的无奈。羡慕亡者得以解脱,而自己还须承受生活的种种愁苦,体现了对亡者离去的释然与对自己的现实处境的无奈。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反思。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丹凤吟.答洪昉思梦访之作

别后相思一样,目断城云,魂销江树。

玉帘深锁,愁似乱莺狂絮。

沉沉落照,半明还暗,野烧回春,寒山催暮。

梦里何曾怕险,滚雾翻风,为我连夜飞度。

也有镇常相见,见时不免含嫉妒。

道我眉儿翠,又身轻过汉,腰细如楚。

那知憔悴,不复再行多露。

关黑枫青君自爱,更休将愁诉。

但须纵酒,看石榴半吐。

形式: 词牌: 丹凤吟

沁园春.寄赠王扬州阮亭,即用其偶兴韵(其一)

不断长江,滚雪翻云,日夜东流。

怪万里烟花,终沉伍剑,二分明月,先照隋钩。

郡县劳人,文章绝世,斗大如何困一州。

偏豪迈,在词中拜将,醉里封侯。琼华寄我难酬。

奈水满、芜城夜色浮。

道执卷跨牛,其中有乐,腰钱骑鹤,此外何求。

素札空传,玉箫谁教,泛泛还同沙际鸥。

虚名误,但浓斟玉液,煖被貂裘。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寄赠王扬州阮亭,即用其偶兴韵(其二)

羡尔高情,濯足淮河,振衣蜀冈。

便眺览烟云,何妨薄宦,沉酣典籍,不愧清狂。

骏马穿花,佳人雪藕,摘遍朱荷水一方。

新歌奏,早声传北里,色艳东皇。墨痕锦袖淋浪。

但怅望、星桥有报章。

任岁月驱驰,宫中磨蝎,风尘黯黯,路上亡羊。

一日不斋,百年浑醉,携手频游翰墨场。

休回首,纵兰陵酒美,何处吾乡。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美人发

掠雾轻笼,盘云低亸,百万难偿。

记灯前夜冷,金钗坠响,屏间春晓,玉枕馀香。

堕马堪羞,抛家有恨,谁似新兴独擅场。

多情甚,把并刀剪寄,密意深藏。偷看亦自斟量。

料我见、犹怜也不妨。

奈秋蝉影薄,有时髣髴,灵蛇样巧,蓦地形相。

病起曾梳,愁来早卸,膏沐无心意转伤。

知何日,在水晶帘下,卧看新妆。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