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寒》由明代诗人文彭所作,通过对春寒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首句“腊尽期春至”,开篇即点明时令转换,腊月已过,春天即将来临,蕴含着对新一年美好开始的期待。然而,“春来寒更隆”一句却转折,揭示了春天到来的同时,寒气反而更加浓厚,这种反常的气候现象,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感受。
接着,“凝云初漏日,舞雪又旋空”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寒中特有的景象。云层凝聚,阳光初现,雪花在空中轻盈起舞,旋即消失,既表现了春寒的寒冷,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惨惨阴生涧,重重箔护风”进一步渲染了春寒的氛围。山涧间弥漫着阴冷的气息,层层叠叠的帘幕般物事阻挡着寒风,形象地展示了春寒的威力以及自然界中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梅花消息近,应只在墙东”以梅花作为线索,预示着春天的临近。梅花虽在严寒中绽放,但其消息已经接近,似乎在墙东悄然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春寒》一诗通过对春寒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春天的期待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