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示超然

殿阁知谁烧夜香,矮窗灯火试新凉。

草虫对语僧临砌,露叶翻光月转廊。

补缀高风三袜线,破除清梦一匡床。

与君游遍人间世,折脚铛中滋味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静谧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联“殿阁知谁烧夜香,矮窗灯火试新凉”,以“夜香”和“灯火”为引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殿阁之中,不知何人点燃了夜香,香气在空气中缓缓飘散;窗外,灯火微弱,试出了初秋的凉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颔联“草虫对语僧临砌,露叶翻光月转廊”,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氛围。草丛中的虫鸣仿佛在低语,僧人在石阶前静坐,月光洒在露珠上,随着月轮的移动而闪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草虫以生命,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颈联“补缀高风三袜线,破除清梦一匡床”,则转向了个人的生活细节。诗人提到了修补袜子的高雅行为,以及打破宁静梦境的一张大床。这两句既体现了生活的日常性,又蕴含着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短暂梦境的珍惜。

尾联“与君游遍人间世,折脚铛中滋味长”,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人间百态的愿望,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乐趣和满足的态度。折脚铛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其中的滋味却能长久回味,寓意着即使生活简单,也能从中找到快乐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生活细节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鞦韆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润沾红杏雨,綵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谒灵源塔

高帆驾浪过南溟,那料归来扫此亭。

桃李成阴春老大,溪山好在鬓凋零。

瓦灯已照宫商石,卵塔分藏服匿瓶。

春雪尚能知客意,荡除毛孔瘴烟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春日会思禹兄于溪堂

门前溪水蒲萄绿,风掠松窗料峭寒。

忽忆十年同祸福,那知今日共盘餐。

尽签书策齐幽架,已买渔舟泊小滩。

君会不嫌村落僻,乘闲来此弄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招夏均父

北山深转青松壑,万叠烟霏空翠堆。

元亮果堪中路俟,子猷那敢棹舟回。

鸟工魂梦寻公去,蝉蜕尘埃出郭来。

他日荆林谈笑处,行人应指两翁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