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郑苏盦六十感愤诗戏和代祝

乙盦登七十,苏盦亦六十。

海滨成二老,觞辰差旬日。

一楼一天帝,据之各无匹。

乙盦杜德机,奇哀寄示疾。

苏盦徇变雅,腾吟如草檄。

二子痴则同,苏盦益傲物。

不知老将至,胸伏万锐卒。

待世非弃世,天护龙蛇蛰。

屋山垂海云,揽结溢渴笔。

传观助张目,余年六十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晚清诗人陈三立为好友郑苏盦六十岁生日所作的和诗,表达了对友人及其才情的赞赏与敬意。诗中提到两位老友,乙盦和苏盦,都已进入老年,但依然保持着各自的才情和个性。乙盦以杜德机自比,表达深沉的情感;苏盦则才华横溢,诗风激昂。诗人指出他们虽然痴心于艺术,但苏盦更显得超群傲物。

陈三立通过此诗,寓言般地描述了两位老友犹如天帝般占据着自己的领域,尽管岁月催人老,但他们内心深处仍有锐气和活力。他祝愿苏盦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对世界的关注,如同蛰伏的龙蛇等待天时而动,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也将步入六十七岁的感慨。

诗中的“屋山垂海云,揽结溢渴笔”形象生动,描绘出苏盦的才思如海,笔墨间充满渴望和热情。最后,诗人以“传观助张目,余年六十七”收尾,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充满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收录诗词(212)

陈三立(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湖心寺示慧之上人

淮壖泱漭吹风沙,控胜写奇一湖好。

湖心寺乃成掌故,千岁废兴迹仍宝。

中间踵起善知识,吟觞画几联诸老。

坛场坛坫跨东南,绵绵神理馀丛槁。

上人传衣恢未法,能截齧流资再造。

蟠胸龙象出狡狯,磊嵬架构照穹昊。

不见旻公三十年,杜侯旧句摇怀抱。

兵戈喋血證初地,分我钟磬迷魂晓。

期挈疚斋访蔗叟,重接望社万物表。

形式: 古风

庸庵尚书于沪上主逸社第二集适值三月十九日爰命题为万寿山怀古余忝与会归而补作

巨蠹圮天纲,势成土崩疾。

思陵号恭俭,坐因流贼出。

罪归亡国臣,茹恨殉社稷。

至今万寿山,指点过者泣。

杳杳歌太阳,峨峨瞰凝碧。

尚书再集社,灵感到胸臆。

分泪溢吟毫,三月十九日。

兴亡一垤影,影中验得失。

毋劳费天问,终卜立人极。

形式: 古风

庸庵尚书至自沪三月八日携犹子子式命汽车招闲止与余同游临安玲珑山尚书有诗余亦继作

客久看遍门前山,兀倚湖光壁挂杖。

花时台馆颇照眼,亦依蜂蝶媚寻丈。

尚书禊约竟临存,张饮联吟付双桨。

发兴携为玲珑游,魂迎草树初旭朗。

飞车刹那百里外,谈古都杂雷霆响。

临安山势万龙鸾,偏矗一峰如侧掌。

折旋危堑苍霭垂,叠缘梯级出瓮盎。

披襟呼吸元气中,鸟声不到吞魍魉。

磨崖题刻宋逮明,苏留打字尤倔强。

绝顶旁得三休亭,坡谷佛印馀石像。

偃蹇从呼学士松,下接烟岚浮泱漭。

坡公别摹笠屐图,厕以杨琳眉映嗓。

千载争存好事人,祈盖把茅庇灵爽。

入憩僧堂饱蔬笋,辟谷少年解供养。

空阶红湿牡丹肥,层架碧侵苔藓长。

抔土导寻琴操墓,幻景幽情一摩荡。

归径依稀衙鼓传,卧治专城泣吾党。

隔岁联登天目巅,重过侠骨闭黄壤。

肺腑哀乐通造化,终契裹粮适莽苍。

鸦点摇空落照迷,掉首犹缠天际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雪中访半山寺

一点梦中山,旷岁失攀历。

常迷具茨驾,空睨老骥枥。

片春气阴阴,微雪鹊枝集。

二三豪士过,振袂践佳觌。

驰道直如弦,轮蹄散霹雳。

桥柳转凋疏,野梅共靓饰。

冻肠腾棱芒,四剸霄汉色。

逶迤带城陴,泬寥支屋壁。

想公折脚铛,虬龙隐胸臆。

魂依谢公墩,戏咏见温克。

文章碎金类,开济有馀力。

吾党谁与归,九原起活国。

终拟筑邻邱,绕庐伴散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