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所作的《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表达了对辛弃疾这位南宋爱国词人的怀念与感慨。首句“长啸秋云白日阴”描绘了秋日阴沉的景象,暗寓辛弃疾的悲剧人生和壮志未酬。接着,“太行天党气萧森”借太行山的雄浑之景,渲染出一种肃杀而苍凉的气氛,象征着辛弃疾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
“英雄已尽中原泪”直接抒发了对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在中原战乱中洒下的泪水,表达了对其无奈与哀痛之情。“臣主元无北渡心”则暗示了南宋朝廷对于收复失地的决心缺失,与辛弃疾的壮志形成鲜明对比。
“年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两句通过“阴符”和“老龙剑”的意象,寓言辛弃疾的智谋和武略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消退,但仍保持着不屈的精神。“夜寒雄剑老龙吟”一句,剑鸣龙吟,形象生动,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情壮志。
最后,“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树林”以自然景象收束,青山曲折东流,寓意历史的无情流转,而春暮杜鹃的啼声则象征着辛弃疾的遗志和哀思,回荡在树林间,触动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辛稼轩神道的凭吊,既赞美了他的英雄事迹,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