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冷淡不生桃李径,只将素艳伴红梅。
冰清玉润檀心炯,日暮天寒翠袖回。
似倚兰舟并桂楫,羞称金盏共银台。
谁将六出天花种,移向人间妙夺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所作的《赋水仙花》,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首句“冷淡不生桃李径”,以桃李的热闹反衬水仙的清冷孤高,暗示其不与世俗花卉争艳的品性。次句“只将素艳伴红梅”,进一步强调了水仙的素雅,与梅花相映成趣,凸显其在寒冬中的独特魅力。
“冰清玉润檀心炯”描绘了水仙花的形态,如冰晶般清澈,如玉质般温润,檀色的花蕊格外醒目。“日暮天寒翠袖回”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水仙以女性的柔美,即使在寒冷的傍晚,其翠绿的叶片也显得生机盎然。
“似倚兰舟并桂楫”运用了比喻,将水仙花的姿态比作倚靠在兰花舟上的女子,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羞称金盏共银台”则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敬重,认为它不愿与金银装饰的华丽相比,更显其纯洁之姿。
最后两句“谁将六出天花种,移向人间妙夺胎”,以神话传说中的六出天花(即雪花)来赞美水仙花的纯洁和脱俗,惊叹于自然界的神奇,将水仙花的美比作天地间巧妙的造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水仙花的高洁、清冷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不详
汀州春晚乐忘归,野草幽花兴趣微。
翠叶参差舒凤翮,斑心点缀戏儿衣。
掌中玉燕翩将舞,钗上银蛾乱欲飞。
便想此身为钓叟,沧江烟雨白鸥矶。
山居种苇意如何,相见沧江渺渺波。
窗外近移秋色早,夜来偏觉雨声多。
微风动叶蜻蜓立,暗浪冲根郭索过。
谁解写成团扇面,萧萧残雪卧渔蓑。
不为吟哦苦苦频,老逢忧患损精神。
见人依约近方省,认字微茫久未真。
漠漠江山浑水墨,冥冥草树隔烟尘。
何人解咒杨枝水,洗净从前业障因。
璘娥琢月剪冰花,著叶团团更不斜。
只把青葱争玉树,不将夭冶斗金沙。
吹香自满骚人国,成实还宜野叟家。
老我真成被花恼,尊前坐叹复行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