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自悼》是清代诗人张经畬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虚度与命运多舛的感慨。
首联“虚度浮生五十馀,寒窗空自惜居诸”开篇即道出诗人对自己五十余载虚度光阴的自责与惋惜。他坐在寒窗之下,内心满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未能充分利用生命价值的自责。
颔联“也思云路争驰骤,竟困风檐未展舒”转折处,诗人似乎在想象自己若能像云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驰骋,但最终却困于风檐,无法展翅高飞,形象地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对束缚与挫折的无奈。
颈联“声闻过情滋愧我,命途多舛敢怜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反思。诗人承认自己的名声与情感超过了实际能力,感到惭愧;同时,面对命运的多舛,他不敢轻易怜悯自己,体现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坚韧。
尾联“萧斋景况仍如旧,犹忆三更月照庐”收束全诗,诗人身处简陋的书房,环境依旧,但心中却怀念起往昔三更时分,月光洒满小屋的美好时光。这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接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整体而言,《自悼》一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命运的深刻理解,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