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伯华刑部

衡门方昼掩,特枉法曹过。

良晤寻鸡黍,秋风入薜萝。

名山思裹足,烟雨忆披蓑。

不为沉冥久,逢君白石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答蔡伯华刑部》描绘了一幅清雅的隐逸画面。首句“衡门方昼掩”写出了主人家简朴的门扉在白天还关闭着,显示出其宁静的生活状态。次句“特枉法曹过”则表达了对蔡伯华这位司法官员的意外来访的敬意,暗示了对方的谦恭和友情。

“良晤寻鸡黍”进一步描绘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准备家常饭菜来款待朋友,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接下来,“秋风入薜萝”以自然景象烘托出闲适的氛围,秋风吹过薜荔和萝藦,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诗意。

“名山思裹足”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名山之中,也希望能像渔夫那样自由自在。而“烟雨忆披蓑”则借烟雨中的蓑衣,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最后两句“不为沉冥久,逢君白石歌”,诗人表示自己并非长久地沉溺于隐逸,而是因为遇见了知音蔡伯华,才有了这样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当下相聚的喜悦,以“白石歌”作为结尾,寓意着他们的友谊如同白石般纯洁且长久。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姚伯子黄定甫邵长孺李季常游甘露寺

高阁生远兴,飘然在五湖。

暮云低不散,远树近看无。

说偈参莲座,游踪渺玉壶。

长天一回首,唯有月明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题迟贤亭靳仙笔迹

白云飞不去,掷笔此亭幽。

星宿垂芒在,虫鱼汗简留。

识奇空白首,招手即丹丘。

欲展青毡卧,荒生霹雳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过顾叔潜得题字

幽寻不在远,吏隐占青溪。

乡梦衔杯失,新诗摘叶题。

萤疏经雨乱,花好傍人低。

日出铜街静,犹能散马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胡山人

悬壶谁解识,负笈且归休。

招手丹丘近,摇心白岳秋。

虫鱼窥秘简,虹月傍行舟。

回首风沙地,逢人笑黑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