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监庙明二首(其一)

人间世事最堪悲,有子骑鲸去不归。

客厩谩遗陶母荐,萱堂空对老莱衣。

黄金榜上嗟陈迹,白玉阶前泣断机。

赖有青毡存眼底,满庭兰玉侍亲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世间人事最令人悲伤,孩子乘鲸远行不再回。
宾客马厩徒留陶母的馈赠,母亲空对着老莱子的孝顺衣裳。
感叹黄金榜上的往昔荣耀已成过眼云烟,白玉台阶前泪洒织机声断肠。
还好有那青毡仍在眼前,满院兰花翠玉陪伴在父母身边。

注释

人间世事:世间的人情世故。
堪悲:非常悲凉。
有子:有孩子。
骑鲸:比喻孩子远行。
去不归:离开不再回来。
客厩:宾客的马厩。
谩遗:徒然留下。
陶母:指陶侃的母亲,以节俭著称。
萱堂:母亲的居所,代指母亲。
老莱衣:古代孝子老莱子穿的彩色斑斓的衣服,表示孝顺。
黄金榜:科举考试的榜单。
陈迹:过去的荣耀。
白玉阶:宫殿的台阶,象征地位。
泣断机:哭泣得使织机都停止了,形容极度悲伤。
赖有:幸亏有。
青毡:古代官僚出行时携带的垫子,象征官位。
满庭兰玉:满院的兰花和美玉,形容环境优雅。
侍亲闱:侍奉在父母身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朱监庙明深深的哀悼之情。首句"人间世事最堪悲"直接点出人生的无常和悲凉,接着"有子骑鲸去不归"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亲人离世的残酷现实,暗示了朱监庙明的儿子已经去世,让人心痛不已。

"客厩谩遗陶母荐,萱堂空对老莱衣"两句通过陶母馈食和老莱娱亲的典故,进一步渲染家庭失去亲人的凄凉景象,表明朱监庙明的妻子和母亲面对空荡荡的家,只能睹物思人,倍感孤独与哀伤。

"黄金榜上嗟陈迹,白玉阶前泣断机"则转而回忆朱监庙明生前的荣耀,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遗憾,白玉阶前的织机也因主人的离去而断绝了往日的忙碌,充满了哀伤与无奈。

最后两句"赖有青毡存眼底,满庭兰玉侍亲闱"中,"青毡"象征着家族的传承,虽然亲人已逝,但后辈仍在,"兰玉"喻指子孙如兰似玉,他们将陪伴在亲人身边,延续香火,稍许安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朱监庙明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挽江西宋漕三首(其三)

櫑具曾承衣绣迎,学宫仍见选诸生。

求文于白远何取,联第如詹时共荣。

公自典刑多教化,人谁菑播赖生成。

而今未报何侯力,万里神驰两泪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江西宋漕三首(其二)

牙筹坐席未全温,尚想星沙恋德门。

剡牍方新蠲赋请,忧民不计此身存。

平生大乐功何晚,寿相庞眉理莫论。

云黯江南失春色,可堪杜宇更销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挽江西宋漕三首(其一)

蚤岁才名画省郎,会纡玉节惠三湘。

哀矜折狱人无怨,访问垂心虑最长。

不便幽潜遗陋巷,更将文物萃书堂。

期公四海皆膏泽,太息思贤殄瘁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宋知县刚仲二首(其二)

阀阅方成一段奇,三湘况是古来稀。

弟兄同岁乘槎去,父子连科折桂归。

诗礼传家人共羡,欢华过眼事俱非。

秋风寂寞萱堂露,染尽当年戏綵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